兰州市榆中县“生态经济”全面开花

31.12.2014  10:58

  原标题:榆中“生态经济”全面开花

  榆中县新营乡温室红提葡萄正在育苗

   中国甘肃网12月31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首席记者 杨贵智 特约记者 郭云莲 文/图) 12月25日,榆中县小康营乡洪亮营村的油桃大棚里一派春色,暖意融融,桃树竞相成长,准备迎接新一年的成熟季。记者在榆中县农业局了解到,在洪亮营村的示范带动下,目前全县设施桃树种植大棚过百座,同时,榆中县已建成以油桃、葡萄等栽植为主的日光温室200多座,设施林业效益成倍上升。不仅如此,榆中县勃勃生机“生态经济”的兴起也带动了榆中县旅游业的发展,目前以和平牡丹园、徐家峡育林园、凤凰山庄等为主的森林生态观光旅游初具规模,成效渐显,“生态经济”已逐渐成为全县的一项支柱产业。

  近年来,榆中县坚持以林业重点工程为依托,在确保生态效益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全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林业发展新格局,林业效益进一步提升。

  “核桃产业”是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第一步。据了解,2014年榆中全县连片栽植核桃面积已达972亩,全县已累计栽植12040亩,栽植5至6年青果产量达到每亩200—500公斤,产值1200—3000元。同时,榆中县将“生物能源林基建设”作为改善北山地区生态环境的一大重举,自2012年以来在北山大涝池、瓦子岘、崖头岭引进生物能源树文冠果总面积达5518亩。

  同时,榆中县大力发展设施林业,全县培育造林绿化苗木和特色经济林、园林景观等,目前已培育各类苗木0.46万亩,年销售107万株,销售额为706.5万元。大力发展集观赏、药材、油料于一身的紫斑牡丹近3000亩,紫斑牡丹的种植将给榆中县山区特色经济林建设带来突破性的发展机遇,给中西部旱寒区生态建设带来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