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小学生不留作业引热议

01.09.2014  10:16

  记者 完颜华

  今秋开学,七里河区教育局通过明文规定,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作业量不超过半小时,五、六年级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

  虽然是之前兰州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的“旧规新提”,但七里河区的这一举措还是触动了社会各方的神经。

  “新规”引起的争议

  “这学期孩子的作业量明显减少,以前每天晚上要到10点多才能做完,现在完成所有的家庭作业用不了一个小时。”最近,家住兰州市七里河区敦煌路的卢娟女士发现,今秋开学,老师留给孩子的课外作业要比往年少很多,儿子回到家里不是玩耍就是看动画片。

  卢女士的儿子曹小亮就读于敦煌路小学二年级。8月27日,学校给曹小亮留的家庭作业是:英语熟练阅读第一课课文,数学做完三道课后练习,语文没有作业。曹同学表示,这些作业他大概用半个小时就能全部做完。而记者在曹小亮的书包里看到,所有作业本、练习册加起来也只有四、五本。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这学期兰州市七里河区大部分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量确实较往年有所减少。以往需要学生们熬大半夜才能做完的作业题,如今大多只需要一到两个小时就能做完。

  而这些变化来自于最近该区教育局出台的一项新规。

  8月25日,七里河区教育局下发了《七里河区作业设计及批改指导意见》,“意见”规定:全区范围内,小学一、二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余年级语文、数学、外语学科书面家庭作业总时间要控制在60分钟以内,其它学科要做到课外“零”书面作业。中学各学科的作业设计及批改要求可参考小学执行。

  家长的无奈和担忧

  “不留作业怎么能行?孩子作业少了,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这么小的孩子还没有自学能力,如果不布置书面作业,老师、家长怎么能知道孩子有没有掌握该学的知识?”虽然“新规”让不少学生欢庆叫好,但却也引起了众多家长的担忧和争议。

  在七里河区吴家园做个体生意的王小燕女士表示,如果孩子在课堂上没注意听讲,回家又缺少相应的巩固练习,书本知识学不扎实,将来中考、高考怎么办?她认为,小学生可以取消考试,可是却没办法取消中考、高考,所以小学不留作业,将来上初中、高中,孩子可能会更不适应。

  走访中,也有不少家长认为,在当前夫妻双方都忙于工作的现实下,很多家长没有充足的时间和专业的能力来指导孩子,如果学校教育跟不上,父母只能花钱送孩子去培训班,让社会来管,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教育只是把学校应该承担的部分责任转嫁到了家长身上。

  尽管有不少家庭对兰州市七里河区的此举并不理解,却也有家长表示赞同。“每个孩子都渴望有一个轻松、愉快、自由的童年,孩子们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开拓眼界,而不是一味地沉迷于书本之中。”家住七里河区建工路的家长张宏认为,小学一、二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学习的过渡期,学校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如果给学生留的课外作业太多,势必会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少留课外作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是件好事。

  备受考验的老师

  “新规”出台,学生、家长说法不一。而众多小学老师的普遍反映却是“感觉压力很大。”

  “给小学低年级学生不留课外作业,这一规定之前早已出台,但执行起来不太现实,也难以落实到位。”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老师陈文强对这一“规定”并不陌生。去年春季开学时,兰州市教育部门就对小学减负等问题出台了“十项规定”,其中就有提及减少中、小学生课外作业的内容。

  陈认为,学生学习需要有一个吸收、消化、复习、巩固的过程,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接受知识的水平因人而异,要求学生在课堂40多分钟的教学时间内全部接纳课本知识很不现实。

  “学生没有作业,老师减少了批改作业的时间,但如果学生成绩上不去,家长又会追究老师的责任,所以这实际上是增加了老师教学压力。”不少受访老师表示,适量的作业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检验,是对学习融会贯通的一种方式,因此,取消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全部知识,这对老师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目前很多老师都在寻找新的教学方式,在不布置作业或减少作业量的情况下,怎么样才能确保孩子成绩不退步。”采访中,已经有不少小学老师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课前备课上,以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学生减负需标本兼治

  “规定给小学低年级学生不留或少留作业,只是给学生减轻负担的一种形式,实质上是需要老师因材施教,改变教学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方式。”虽然目前争议不断,但在多年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兰州文理学院陈江华老师看来,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和改变,问题肯定会迎刃而解。

  陈说,学生减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既然不能多留作业,那么老师就得使出浑身解数提高课堂吸收率,保证学习效果,所以这从长远来说应该是件好事。他建议,老师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积极与家长、社会单位联动,组织孩子们多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采访中,有不少市民表示,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比,学校与学校之间在比升学率,家长与家长之间也在比孩子的成绩,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不变,要给学生真正减负并不容易。

  陈江华认为,要想真正减少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一方面必须改变应试教育的格局,对高考制度实行重大改革,让学生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另一方面要实现教育均衡,缩小学校间实力差距,才能卸掉孩子们身上背负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