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小学现“田园农庄” 学生走入田间地头“上课”

04.06.2016  18:16

  中新网兰州6月3日电 (刘玉桃 高莹)茄子、辣椒、油麦菜、萝卜……兰州市城关区通渭路小学的“田园农庄”里,同学们正在打理和收获经营了几个月的蔬菜。走进“自家”的农场,王资淇说,真正体验过种菜,才知道农民的辛苦。“以后要珍惜粮食,也要体谅他人劳作的不易。

  满头大汗的王资淇正在收获成熟的油麦菜,他说,以前从未在田间劳作过,现在我认识了很多菜,也知道蔬菜是怎么种植的,长熟了需要多久。“这些菜收获后我们可以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2015年春季,通渭路小学从兰州市榆中县购买土壤和牛粪,在校园楼顶上建成一块300平米的“田园农庄”,由五六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种植花卉或蔬菜,小园子共分8块基地,分别由8个班级的同学经营打理,今年种植有香菜、茄子、辣椒、油菜、萝卜等蔬菜。

  兰州城关区通渭路小学校长张文博说,“田园农庄”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每个孩子亲自播下种子,然后通过对种子的观察,了解种子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感受植物四季生长的变化,同时体验一下劳动的具体环节。

  近几年,在新的教改形势下,通渭路小学围绕体艺、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改革,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活动。学校每年开展学生博雅校园生活,即音乐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综合实践周等。通过多彩的活动,凸显体艺、科技、综合实践特色,丰富学生阅历,陶治学生性情。

图为同学们辨识农耕用具。 刘玉桃 摄

  张文博介绍,由于办学用地特别紧张,学校想方设法,利用仅有的办学场地,多开辟一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场所,所以在楼顶开辟这块田园小天地。

  菜地平时的田间管理,交由学生自主,自己播种,自己浇灌,出现病虫害等问题时,找老师或农艺师帮助指导。

  在“田园农庄”周边墙上,挂着反映真善美的诗词歌赋镜画、晒干的玉米、红辣椒,以及各种各样的农耕用具。

  张文博说,这样的布置,让孩子们在自己种植的过程中体悟劳动的乐趣,感受劳动带给人们真善美,同时也了解中国的农耕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