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将再添一张重量级名片

23.05.2016  03:42

    兰州重离子医用加速器产业化及应用示范基地是经省发改委批复的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示范园项目,也是市委、市政府的重点项目。

    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重离子医用加速器应用示范区和研发制造区,主要建设重离子治疗中心、医疗综合楼、住院部、康复治疗中心、老年康复中心、医疗用品管理中心、科技研发中心、设备制造、集成、安装调试中心等。二期建设重离子医用加速器公共服务区,基于中科院近物所已有的人才团队,联合国际、国内知名院校与重离子医学相适应的教育资源,设立重离子医学培训中心和个性化医疗康复、医疗护理中心等。

    “在设备及其应用、研发上,兰州具备先天优势,研发成果将会对整个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兰州重离子医院筹建小组组长王小虎如是说。

    王小虎所说的“设备”是指重离子加速器,应用、研发是指目前正在建设的兰州重离子医用加速器产业化及应用示范基地。就这一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本报采访组来到位于雁滩高新开发区的施工现场,揭开被业内人士称之为顶尖技术的神秘面纱。

    年底达到出束条件

    进入铁门,一栋大楼赫然而立。兰州重离子医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子云介绍说;“这是医疗综合楼主楼,我们这里最为核心的地方,就在这栋楼的后面……

    记者看到,在综合楼的北面,另有一座较矮但非常关键的建筑,别看它不起眼,这里可是肿瘤治疗中心的心脏。记者在同步环大厅看到,在30米见方的大厅里不见一根支柱,大厅正中,重离子加速器环形呈现,“环形中8个看似正方形的是磁块,每块磁铁的重量近20吨,它主要起到加速和调节方向的作用。加速环的制作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眼前50多米的环,参与生产的企业就有200多家,安装则是由中科院近物所的专家负责。

    记者注意到,在这座建筑的东侧还有一处重要的建筑,这里被称之为能源动力中心,负责给整个基地提供动力。

    王子云介绍说:“对我们来说,困难主要在PT区的建设上,因为这里容不得半点儿纰漏。医疗综合楼主楼和裙楼五层基本完工、封顶,中科院近物所正在进行重离子治疗装置的安装与调试,计划年底达到出束条件”。记者细算了一下,该项目自2012年12月底开工自今,已近3年半的时间。

    每个技术难点就是一次挑战

    兰州重离子肿瘤治疗中心总建设用地约3.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43万平方米。包括PT区、办公及能源动力中心。最主要的PT区建筑面积为19943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968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0258平方米;建筑总高度23.40米,室内外高差0.5米。

    “工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施工的难度。”据项目部负责人介绍,许多技术要求也是头一次遇到,如顶板大体积砼施工(顶板最厚处达2.9m)、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同步环大厅跨度30m高度19.6m)、超大柱及厚大墙体(最厚处为3.6m)的钢筋施工、墙体新型材料横孔连锁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砌筑等均是该工程的重点以及难点。

    每个难点就是一次挑战。为了确保安全,项目部多次请教集团公司总工以及技术质量部门,集团公司专门召集专家进行专题讨论,以便项目部能更清晰理解设计意图。施工中,严格遵照方案先行的原则,认真编制施工方案报集团公司批准通过后,组织技术交底,列出质量控制点和控制要素,由专人跟踪管理。尤其是对PT区的构造、孔洞、预埋件等的用途,多次与设计院、中国科学院近物所沟通,并邀请对方到现场交底,在每次PT区砼浇筑前,都要邀请近物所专业人员对孔洞、预埋件等位置数量进行复核,待确定无误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同步环大厅跨度30m,高度19.6m的超高支模体系也是工程的一大难点。在搭设过程中,项目部对班组以及每个作业人员均进行了技术交底,同时,安排专人对搭设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组织管理人员按阶段进行验收,在搭设过程中建筑行业的专家还多次抵达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指导,手把手解决搭设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工程的安全及质量,为后期的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兰州重离子治疗有4个出束方向

    重离子作为21世纪肿瘤放疗最前沿和放射生物效应最佳、最理想的粒子射线,是国外高能物理界和医学界普遍评估认为是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小的放疗方法。目前世界上拥有重离子加速器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研究、开发、利用重离子射线治疗肿瘤,在国际放疗领域中,已形成或正在形成“重离子治疗肿瘤”热。

    据介绍,之所以选碳离子,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它是最适宜用于人体治疗癌症的。高能碳重离子作为放疗射线,通过重离子加速器将重离子加速到光速的70%,具备现有常规射线所无法企及的高线能量传递和高相对生物效应,对肿瘤能产生更大的杀灭作用,可达到治疗患者深层体位的恶性肿瘤。

    医疗特性研究也表明,重离子治疗,不仅剂量小、疗程短,对健康组织损伤低,无毒副作用,治疗能实时监测,治疗过程无痛苦,治愈率高,能有效治疗放射性抗拒和乏氧肿瘤、外科手术困难的肿瘤、邻近重要组织器官的肿瘤和常规放疗无效或复发患者的再程放疗。此外,对老年患者组织器官功能减退及生长发育期青少年儿童患者具有特殊临床意义。因此,重离子放疗技术被国外肿瘤放疗界称作21世纪癌症放疗最科学、最优越、最尖端的技术。

    “对比来看,传统射线治疗是能量逐渐衰减的过程,在表层的时候能量是最强的,到达病灶时能量已显不足。重离子治疗则是采用了抛物线的原理,它能使能量在最强的时候到达病灶,因此对人体的皮肤和组织伤害最小。”兰州重离子医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况瑜说,上海引进的德国西门子的技术目前只有两种出束方式,在治疗方面受到限制。我市在建的重离子治疗则有4个出束方向:水平、垂直、45度以及水平加垂直。比如说,如果病灶在头部,可采用垂直治疗,如果病灶在某些部位,则需要从水平加垂直两个方向进行。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需要一位物理师和放射师,物理师负责计算需要的量,确保预测多少量,到达病灶的时候就有多少,放射师则是负责操作。简单地说,用重离子进行治疗,就是在肿瘤标靶上实施定向、定点爆破,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另据了解,目前我国还有利用质子治疗的方法,但相对重离子来说,后者属重量级。换句话说,质子能治的病例重离子都能治,但重离子能治的病例质子则无法涵盖。

    全世界只有4国拥有该项技术

    之前,全世界仅有美国,德国和日本拥有重离子治瘤技术。

    自1993年起,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就开展了重离子治癌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历经60年科技攻关,近10年临床医学试验,成功突破了重离子放疗核心技术,研发设计了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兰州重离子医用加速器。近10年来,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与甘肃省肿瘤医院、兰州军区总医院密切合作,利用重离子浅层、深层治疗装置对213例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治疗,成功治疗了许多位于重要脏器,而且高发、难治的恶性肿瘤,部分患者肿瘤已完全消失,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掌握重离子束临床治疗癌症的国家,在治疗手段上跻身世界前例,为我国肿瘤患者在国内享受国际一流放疗技术点燃了希望。

    “重离子医学产业项目作为我国首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肿瘤健康产业链示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家重离子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兰州重离子医用加速器国家产业基地在为兰州整体转型发展增加新型战略产业选择的同时也为兰州和周边区域的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医学治疗和肿瘤筛查、健康养生体验选择,从而兑现了重离子医学这一兰州地标的蓄积优势和综合价值。基地的建成不仅可以吸引大批优秀技术人才落户兰州,还可以增加上万人的就业岗位和多方向的创业机会,真正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王子云这样评价。

    兰州具备先天优势

    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拥有国际先进的重离子加速器技术和研究设计、制造、运营等两大顶级人才团队,具有设计和建造高性价比的医用重离子治癌装备的能力,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重离子科学研究中心。

    为了充分发挥现有优势,2012年,省发改委正式批复兰州重离子医用加速器产业化及应用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由兰州市政府、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市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甘肃省肿瘤医院共同组建项目机构,建设国内首个重离子科技创新基地,也是首个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完成重离子治癌项目从加速器设计制造到最终用户患者放射治疗的所有环节。

    在人才方面,目前公司已和国内最早进行肿瘤治疗的医院进行了广泛接触,天津市、四川省、山东省等地的知名大医院均表示愿在人才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综合上述各项优势,在利用重离子治疗肿瘤方面,兰州当仁不让。

    做专业的,总想做出最好的东西

    浓眉、双目有神,说起话来清晰、明亮,精力充沛,这是王小虎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他说:“我是50多岁的人了,还能象年轻人一样跑,就是因为我们做专业的,都想做出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最感兴趣的东西。重离子治疗技术,都是自主研发的,代表着专业的最高水准,在国际上处于同等水平,一想到这儿,我浑身都有劲。

    王小虎现为甘肃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重离子医院筹建小组组长,自1987年开始,他就开始肿瘤的治疗工作。采访时,正巧他载誉回兰,他和近物所专家们所著的《重离子放射治疗肿瘤的应用基础研究》一文获得中国抗癌协会颁发的二等奖。他说,尽管国内许多医院也在做肿瘤治疗,但他们没有这方面的设备,国内只有兰州有。“只有我们的重离子加速器能达到需要的速度——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我现在正和国内的许多专家广泛接触,共同推动我国的重离子治疗事业。

    作为业界专家,他说,目前传统肿瘤治疗方案有三种:手术、放疗和化疗,其他还有生物、中医治疗等等。但在杀伤肿瘤方面,放射治疗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而重离子治疗是目前放射治疗中最先进的一种手段,如对常规射线不敏感的、治疗效果不好的肿瘤都具有很好的治疗前景和优势,治疗手段如同武器,在不放弃常规武器的前提下,重离子的治疗方式如同一枚更为先进的精确制导导弹,它的效应、威力是常规射线的2.5到3倍。从治疗时间上看,常规治疗需要25次至30次左右,而它只需要前者的1/3。

    就辐射话题,他说,宇宙中充满了辐射,生活中也充满了辐射,可以这么说,没有辐射就没有生命,这要看我们如何去区分。重离子项目的建设,对防护要求很高。“但对我而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把量加上去,适合医用,防护倒是最简单的事情,目前有许多物理方法可以解决。

    “围绕治疗研究,兰州已进行了20多年,现在已经转化为利用重离子设备进行治疗,围绕这个设备,目前又开始筹建现在的重离子医院。未来,医院将成为设备应用和技术研发的基地,研发的结果,不仅会造富于兰州、西北,还对全人类的健康都会做出贡献。”王小虎充满信心地说。

    兰州再添一张重量级名片

    “相信以后,当人们提起‘重离子’时,便会想到兰州。”在谈到未来的发展上,王子云说,“十三五”期间项目的主要发展思路是按照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共同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各方合力拉伸基地项目的产业链,共同推进兰州重离子医用加速器产业化及应用示范基地项目应用示范、装备制造和公共服务三大板块建设,逐步打造和完善重离子医学治疗产业营销平台、装备制造平台和投资平台,在做大、做强、做优的基础上建成以应用示范、研发制造、公共服务三大功能为一体的功能完备的全国性重离子医学医疗基地。一是打造“兰州重离子”名片。鉴于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是未来放射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高起点确定医院定位,努力将兰州重离子医用加速器应用示范项目打造成为立足兰州,辐射西北,面向全国的肿瘤医院和重离子肿瘤治疗中心。二是引进优秀医疗人才。高新医疗科技行业需要“高、精、尖”人才。公司通过高层次的医疗科技管理人员引进,培养具有现代科技意识和国际化管理经验的企业骨干。另外,还将通过多种渠道继续引进各类院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从而建立公司的人才培养及储备体系。三是建立医院信息化平台。整合各种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医疗效率与医疗质量。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份,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明年年底建成试运行。

    投资60.8亿,占地150亩,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医用加速器产业基地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