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安宁着力建设“幸福密码”
原标题:安宁着力建设“幸福密码”
中国甘肃网12月2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记者 王忠德 特约记者 李有安) 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打造“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拓展虚拟养老院服务范围......今年来,安宁区围绕“十有民生”,着力建设安宁城市的“幸福密码”,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舒心。
安宁的城市化发展时间不长,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经营与发展步伐迈开只有十年左右。“经济总量不足,基础设施欠账多,百姓居住困难,是多年亟待解决的难题。”安宁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安宁的改变是从基础设施开始的,近几年安宁城市路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多年来大力实施“生态宜区”工程,坚持多渠道添绿、多层次植绿,不断扩大绿化总量,加快构建“山”、“水”、“城”、“景”共生共融的大生态格局。
住房是百姓最关注的。今年,安宁区安排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任务1170套,分配入住任务616套。新建任务分别在幸福家园公租房项目、惠宝二期公租房项目、安宁堡棚户区改造项目及兰驼厂棚户区改造等四个项目中实施。同时,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家庭上半年969户,下半年863户,共发放租赁补贴296.8万元。
解困帮危体系建设是市民幸福的又一保障。今年,安宁区城市低保标准从元月
份起由月人均407元提高到月人均468元。并制定下发了《安宁区居民医疗救助办法》全面落实了贫困家庭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目前共发放大病医疗救助金666户668人,432.91万元;另外,安宁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标准提高到人均35元。值得一提的是,已有19.96万人已完成城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辖区大学生未建档),健康档案使用率60%,健康档案合格率达90%,城乡居民满意率达85%。
在此基础上还实施了教育扶贫,关怀帮助计生特殊家庭、街头警务服务站、特殊家庭立体帮扶等民生工程,让特殊困难群体充分享受到政府的关怀。不仅仅如此,安宁区还在已投入使用的长风等1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基础上,今年新建了孔家崖、保安堡、南街、向阳、东门等5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并进一步拓展了虚拟养老院服务范围,对全区有服务需求的2500余名老人提供了虚拟养老服务。
“上学有优教”是安宁区建设城市“幸福密码”的又一核心内容。安宁区积极通过与社会事业单位、企业、个人开展“一帮一”系列助学活动。今年以来区资助中心共资助学生
438人。建成沙井驿学校、区幼儿园、沙井驿幼儿园,开工新建安宁堡小学、改扩建十里店小学,完成四十五中学旧教学楼抗震加固等工程,消除区属中小学校舍C级危房3084平方米。为了凸显“优教”,安宁区在全区教育系统内部还相继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加强教师专业培训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等。
解决市民就业是城市“幸福密码”建设又一重要环节。安宁区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有关部门无缝对接居民创业;通过联扶干部到基层,帮扶市民创业致富等。并积极搭建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就业e网”、短信平台、人力资源市场及招聘会等渠道,打造“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搭建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搭建被征地农民专项培训平台:通过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转移就业率。目前,组织就业技能培训3715人,创业能力培训457人,职业技能鉴定517人。同时,依托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拓展就业渠道,积极向辖区引进企业要岗位,深入挖掘市场潜力,鼓励成功人士创办领办企业,引导被征地农民闯市场,谋发展,使得90%以上被征地农民实现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