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咋跑?新手细读服务手册

31.05.2014  00:23

   咋跑?新手细读服务手册

  本报帮新参赛选手理顺了一系列注意事项

  全新赛道迎接兰马选手每日甘肃图

  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讯(首席记者张子艺 记者王洁) 2014兰州国际马拉松赛起点、终点都改在了北滨河东路甘肃国际会展中心门前。对于“老”选手来说,在哪个阶段存衣物,如何在跑鞋上贴芯片都是小菜一碟,但对首次参赛的选手们来说,赛前的“流程”还是个问题吧。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组委会,并理顺了选手们入场后的一系列注意事项,为选手们带来最贴心的服务手册。

   比赛中必须自始至终佩戴号码布

  6月1日上午8时,本届“兰马”将鸣枪开赛。当日,选手们请尽早来到北滨河东路甘肃国际会展中心门前赛道进行集结,选手如果没有亲友帮忙拿背包等物品,可以将物品寄存后等比赛结束后领取,需要注意的是五公里比赛不设置衣物寄存处。比赛结束后,选手可以凭号码布到半程马拉松和十公里终点处向前200米,原寄存处车领取。如果有特殊情况没能按时领取的,赛后请凭号码布到兰州市体育局(中山大厦11楼)领取。如果3天之内不领取,组委会将按无人领取处理。

  物品寄存后,选手们就戴着号码牌前往检录处出接受检录了,五公里项目的参赛者,每人1块号码布,佩戴在比赛服胸前。十公里项目参赛者每人1块大号码布、1块小号码卡,比赛服胸前佩戴大号码布,小号码卡须别(放)在存衣包正面的口袋内。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项目参赛者每人2块大号码布,1块小号码卡,比赛服胸前、背后各佩戴大号码布1块;小号码卡须放在存衣包正面的口袋内。需要注意的是号码布是参赛者的身份凭证,参赛者必须佩戴各自号码布进入与比赛项目相应的出发区进行检录,在比赛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佩戴号码布,少1块号码布即取消比赛资格。

  对于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的选手来说,特别注意需按规定正确佩戴计时芯片,因为如果运动员缺少任何一个计时点的成绩,将取消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对照组别看清楚集合地点

  选手们经过检录后,将在不同的区域内集合,全程马拉松的选手将在一号起点门后集结。第1方阵为特邀优秀运动员、国内专业运动员;第2方阵为集体组队的参赛者;第3方阵为个人参赛者。半程马拉松的选手将在二号起点门后集结。第1方阵为专业运动员;第2方阵为集体组队参赛者;第3方阵为个人参赛者。十公里的选手在三号起点门后集结。第1方阵为集体组队参赛者;第2方阵为个人参赛者。五公里健身跑的选手们在四号起点门后集结。起点门后为赞助企业方队;(1号)起点立柱后为七里河区报名参赛的运动员;(2号)起点立柱后为城关区报名参赛的运动员;(3号)起点立柱后为安宁区报名参赛的运动员;(4号)起点立柱后为市直机关、兰州新区、西固区、红古区;(5号)起点立柱后为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兰州大学、中科院;(6号)起点柱后为其他单位、个人报名参赛的运动员和老年体协运动员。各起点柱后排列顺序是先集体后个人。

  选手们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属于自己的起跑点。起跑后,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十公里比赛沿途都有收容车跟随,参赛者如因体力不佳、身体不适或在关门时间内跑不到终点或相应距离等情况,为保证安全,应及时退出比赛或在赛道边等候收容车。对于大家关注的奖项问题,是这样设置的,在关门时间内跑完全程马拉松的运动员发给浴巾和纪念奖牌。在关门时间内跑完半程马拉松的运动员将发给纪念奖牌。

  记者了解到,全程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颁奖地点设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获得全程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男、女前三名的运动员,比赛结束后请及时到赛后控制中心等候颁奖。全程马拉松赛后控制中心设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半程马拉松赛后控制中心设在半程终点处。对于大家关注的奖金领取,根据中国田径协会有关要求,获得奖金的运动员成绩须公示10天,在成绩公示结束和兴奋剂检测结果出来后发放奖金。请获得全程马拉松前100名和半程马拉松前20名的运动员、在公示结束后联系组委会竞赛部或查看兰州国际马拉松官网通知,按要求领取奖金。

   赛中避免

  过于猛烈的跑步

  甘肃省体工一大队中长跑二队主教练王立峰介绍:“马拉松运动是一项长距离有氧运动,比赛前必须刺激运动中枢神经。马拉松赛前必须进行准备活动,使人体体温升高,肌肉的协调性、伸展性和弹性会得到提高。因此,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才能适应比赛的需要,更好地进入运动状态,避免运动损伤和意外的发生。跑前热一热身,这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喝一些葡萄糖,但不能过量。此外,比赛时穿轻便一些的跑鞋,最合适的鞋是穿过一段时间,合脚但不是很破旧的跑鞋,跑完千万不要马上停下休息,特别是不能马上躺下或坐下。建议跑完后慢步走几百米,全身彻底放松后,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腰、腹、腿、臂的活动。”

  王立峰介绍,在参加马拉松过程中,选手自己一定要掌握好“自己”的节奏,千万不要跟别人去比赛。5公里的比赛根据选手自身的身体状况而定,但要避免过于猛烈的跑步,可以选择循序渐进的方式,5公里的比赛追求的是全民健身。10公里、半程、全程的比赛选手一定保持轻松,在整个比赛中,选手应当在前期10公里的比赛中,以自己的能力来进行跑步,速度不宜太快,在20公里左右时,身体疲惫感增加,快接近30公里时,身体已基本达到极限,这时速度不适应很快,应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当然这是针对非专业选手而言,专业选手有系统训练和技战术。在快接近终点时,可以提速,但这也是根据自身的情况而言。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