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听众接待室》:传送正能量 用爱绽放新闻生命力

23.07.2014  22:05

23日上午,兰州人民广播电台恢复播音30周年系列活动《听众接待室》栏目十五周年研讨座谈会在兰州举行。

人民网兰州7月23日电(高翔、王生元)“记得2007年4月份,我的母亲生病卧床心燥难受,想吃籽瓜,当时我找不到籽瓜,抱着试试的态度给《听众接待室》打了热线电话,没想到经《听众接待室》呼吁,好多人送来了籽瓜,那个场景让我至今不能忘怀。从此,就和《听众接待室》这个栏目结下不解之缘。” 热心听众白桂珍说。

23日上午,兰州人民广播电台恢复播音30周年系列活动《听众接待室》栏目十五周年研讨座谈会在兰州举行。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社长兼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林治波,甘肃省建设厅原厅长、省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屠锦敏,兰州市政协原副主席石春生等领导出席研讨会,并以听众身份参与了讨论,对《听众接待室》栏目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臧海群主持研讨会。

会议对《听众接待室》节目给予高度评价。与会代表畅所欲言,总结了该节目开播十五年来的经验与体会,研讨了节目存在的不足,并为该节目的持续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新闻工作,从来就不是象牙塔里的学问,而是带有鲜明政治属性和实践属性的一个行当。《听众接待室》节目15年如一日,体察群众疾苦,排解百姓忧难,这是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用百姓的话说,这就是积德行善。”林治波说,“在世风浮躁的形势下,《听众接待室》能坚持15年之久,扎扎实实地、坚持不懈地为百姓服务,说明编播人员是带着信仰在工作,是十分可敬的。臧海群教授作为兰大新闻学院教授,把这个栏目作为研究对象,是新闻理论与一线实践的一种结合,非常好。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人民网甘肃频道,也愿与《听众接待室》一起合作,服务甘肃人民。

十五年来,《听众接待室》作为沟通的桥梁,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接待来电来访和信件反映的问题达十五万多件次,问题解决率达到70%,回复率达到90%,是新闻综合广播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一档老品牌节目,深受听众欢迎,多次获得奖项。

十五年来,《听众接待室》每年都要组织如学雷锋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不仅如此,从2006年开始,节目组每年还会为兰州市偏远贫困山区学校捐建“爱心书屋”,并在冬季开展“让爱温暖寒冬”公益活动。

有这样一个故事,今年3月5日陈女士给《听众接待室》打热线电话说在兰州市城关区金昌南路什字发生了一起车祸,希望通过节目组寻找被撞老人的家属。根据陈女士提供的被撞老人的公交卡号,《听众接待室》记者迅速与市公交集团制卡中心、城关公安分局报警指挥中心、广武门派出所等部门联系,最终查找到了老人的家属。当老人的家属接到我们的电话时,除了震惊就是感动,但被撞老人还是因伤势过重不幸离世,可唯一让他们感到欣慰并感激的是在热心市民和《听众接待室》节目组记者的帮助下家属们见到了老人最后一面。

这样的事例在《听众接待室》开办十多年里还有很多很多,也正是由于《听众接待室》为众多听众解决了大量的烦心事、疑难事,才会被大家誉为兰州的《焦点访谈》。根据赛立信媒介研究公司的调查,2013年这档节目的平均收听率为1.33%,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收听率为1.46%。纵观《听众接待室》近两年的平均收听率,14年上半年比13年增长了0.13%,增幅近10%;今年上半年6月收听率为2.026%。

据悉,自从今年4月5日《听众接待室》栏目改版以来,时长由原来的30分钟压缩为20分钟,使其内容更加精炼,监督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