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卡口补光灯“亮瞎眼” 司机认为太危险

09.12.2015  11:43
原标题:兰州:卡口补光灯“亮瞎眼” 司机认为太危险

   卡口补光灯“亮瞎眼” 司机认为太危险

   兰州交警部门称建设单位正进行调试

  最近,很多市民向本报反映,夜晚开车途经部分路口时,总是被路口抓拍系统配套的补光灯炫目,导致看不清前方路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12月8日,记者将市民反映的情况向交警部门集中反馈后,交警部门表示,目前,非现场执法系统二期正在试运行,建设单位逐个路口正在进行调试。市民反映的非现场执法系统部分灯光夜间太亮的问题,待调试完成后,将得到解决。

   市民:抓拍系统配套补光灯太刺眼

  为了确保城市道路的平安、畅通,兰州市的主次干道上,大多架设了不少卡口抓拍系统。这些系统犹如天眼一般,规范驾驶员的行车秩序。不过,与抓拍系统配套的补光灯过于炫目,让一些司机感到郁闷。

  “前天经过中山林什字由东向西行驶时,被补光灯晃了眼,差点就开上了人行道。”市民龚先生向记者抱怨道,中山林路口的抓拍系统配套的补光灯真的太刺眼,光照在眼里,形成一个盲区,途经灯下路段时,几秒钟内什么都看不见,太危险。无独有偶,出租车司机刘师傅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12月4日,刘师傅送客人到西固,行驶至兰通厂附近路段时,抓拍系统配套的补光灯太亮了,突然被晃了眼,差点撞到了过马路的两个年轻小伙。

  12月7日晚,记者驾车经过西津路、南滨河路、酒泉路、白银路等多条主次干道看到,这些道路都设有抓拍摄像头,卡口上有一个或两个强光灯照射,还有一个闪光灯,车辆经过时会闪一下。当记者驾驶车辆接近卡口系统时,眼睛被强光笼罩,视线有些模糊,无法看清前方路况。车辆驶离卡口后,视线逐渐恢复正常。

  走访中,有多年驾驶经验的的哥何师傅告诉记者,这种灯灯光煞白,从车道正上方直射过来,的确很刺眼,让人不得不平视,但平视中,灯后方看过去又是黑乎乎一片,必须得减速慢行,有时还不得不闪下远光灯,以便让自己看得清楚,同时也提醒前方的车辆或随意横穿马路的行人,方可安全通过“灯下黑”这段路。采访中,大多数市民通过本报向有关部门呼吁,将摄像头的补光灯亮度调低一点,消除安全隐患。

   交警部门:协同相关部门处理

  这些灯到底有什么用途,如此安装是否规范呢?8日,兰州交警部门有关负责人解释,这种灯叫卡口补光灯,主要是夜晚光线不足时,把经过卡口的车辆和人脸特征拍清楚。该负责人说到,这些补光灯在公安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建设卡口抓拍系统目的是为了对进出兰州的车辆,以及车辆在市区运行轨迹进行记录,以达到快速侦破刑事、治安案件、查处交通违法和威慑违法犯罪分子的目的。根据治安和刑侦部门的要求,需要清晰记录车辆的全景特征、号牌、前排驾乘人员面部特征以及路面环境等。所以摄像头采用的是从前端进行抓拍的方式,补光灯则是为了给抓拍摄像头在曝光瞬间提供充足光照。补光灯选用的是目前其它城市和行业中较为普遍使用的频闪灯,产品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而针对市民普遍反映的补光灯太刺眼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非现场执法系统二期正在试运行,建设单位逐个路口正在进行调试。市民反映的非现场执法系统部分灯光夜间太亮的问题,待调试完成后,将得到解决。

  这位负责人同时提醒驾驶员,在通过设有补光装置的路段时,应注意观察周边道路环境,降低车速,注意力集中,不要随意变道,不要刻意去看补光灯,以减少对行车的影响,确保驾驶安全。

   补光灯太晃眼外地怎么办

   山东济南:将补光灯改为逆向

  针对市民反映的补光灯亮度“太刺眼”等问题,济南相关部门表示,将尝试采取降低灯光亮度,调整安装位置和光束角度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济南对多个路段的补光灯进行了逆向设置,即抓拍经过车辆的尾部,避免直接照射司机的眼睛。

   江苏宿迁:为补光灯安装柔光罩

  针对网友反映LED补光灯功率较大、晚上灯光炫目影响驾驶员和行人视线的情况,宿迁交警部门经过调研,对市区50多个路口近300盏补光灯安装了特制的柔光罩。

  本报记者 李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