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八办”纪念馆再展新颜 推出主题展馆全景再现历史篇章
主题展馆一角
展馆中的展品
人们来到八办唱起了当年的歌曲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1936年冬,21800多名身着单衣的红军指战员,在白雪皑皑的千里河西,开始了悲壮而惨烈的西征之路。时光如水,转眼间那段悲壮的历史已过去了78年。8月23日,记者从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获悉,位于八办旧址的西路军事迹主题展馆布展工作已全部完成,将于8月26日兰州解放纪念日正式开馆,并对公众免费开放,全景式还原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据悉,今年我市再次投入181万元对八办旧址进行修缮,并投入557万元用于旧址展览提升。接下来,我市将建设兰州红色文化传承景区,把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打造成享誉全国的精品红色景点。
再现历史
西路军事迹展馆即将开馆
8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甘南路700号的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旧址,这里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据工作人员介绍,8月26日,位于八办旧址的西路军事迹主题展馆将正式开馆,成为后人了解西路军、缅怀西路军的一个重要窗口。
漫步展馆,跃入眼帘的尽是西路军英勇悲壮的历史画面。展览采用触摸屏系统,让参观者产生强烈的互动感。一段段文字、一幅幅画面、一段段视频,再现了红西路军的感人历史。与此同时,展览中图片、油画、版画、铜雕和西征将士名录墙等元素,给人们留下了过目难忘的深刻印象。
西路军事迹主题展亮点之一,就是八办旧址原状及甘工委成立场景的生动再现。同时,馆内现有古建筑的凉亭被命名为“追思亭”。亭子中间有一口井,井里留着追念、思念西路军将士们的“思泉”之水。而在“西征将士纪念墙”上,深深刻记着为祖国牺牲的西路军将士们的名录,两侧运用线雕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着“营救西路军动人故事”。
据悉,展览共分图片展览和旧址陈列两大部分。图片展览部分分为挥师西渡、策应河东、血战临高、风雪祁连、多方营救、永恒纪念等六个单元,旧址陈列部分分为故事墙、名录墙、营救原状、甘工委成立原状、接应与转送组雕等七个部分。展览系统地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征战河西走廊期间,为打通国际路线、策应河东红军、策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写下的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睹物思人
93岁西路军战士怀念战友
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旧址,记者遇见了今年已经93岁高龄的老红军牟炳贞老人。牟炳贞是我省目前健在的两个西路军战士之一。这位满头银丝、精神矍铄的老人,在人们的簇拥下,轻轻唱起了当年的歌曲。
“今天来到老八办,看到了当年的图片和资料,心里很怀念那时候的战友。”牟炳贞老人告诉记者,自己的老家在四川宣汉,1933年参加了红军,走过草地,爬过雪山。1936年10月,她随西路军渡过黄河西征,后与部队在张掖失散,逃亡时被当地百姓救下,随后辗转逃至兰州,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了工作,曾担任永登县妇联主任。
西路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一支。1936年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后,根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向西渡过黄河。随后,第九军和红四方面军总部及第五军也渡过黄河,准备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后因河东敌情变化,计划终止执行。11月11日,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令过河部队称“西路军”,领导机关称“西路军军政委员会”。
在古浪一役中,西路军损失惨重,伤亡2000余人,参谋长陈伯稚、一个师长、一个师政委以及大部分排以上干部牺牲。由此,西路军由21000余人锐减至15000余人,渐渐陷入绝境。西路军最终经过血战高台、倪家营等地,在没有救兵、没有供给,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导致西路军全军覆亡。西路军战死者7000多人,被俘12000多人。被俘后惨遭杀害者6000多人,回到家乡者3000多人,经过营救回到延安者4500多人,流落西北各地者1000多人。陇原大地至今留传着一段又一段动人的故事。
西路军总支队的指战员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军队的火种,也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燎原之火。西路军所属各部队,是经过中国共产党长期教育并在艰苦斗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英雄部队。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在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西路军的广大干部、战士视死如归,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在战略上支援了河东红军主力的斗争。西路军干部、战士所表现出的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纪念的。
缅怀先烈
打造经典红色教育基地
记者获悉,8月26日,作为兰州市文化局打造的一个重点项目,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旧址将对公众免费开馆。市民们可以在缅怀先烈的英勇事迹中,度过兰州解放65周年的纪念日。
在八办纪念馆,记者见到了省政府参事、省十届政协常委吴仲英女士。她向记者介绍到,她的父亲是吴鸿宾,新中国成立前是甘青宁特委第一任书记,八办旧址就是她父亲帮着给选址的,父亲当年还接受周总理的委托,大力营救西路军将士。她感慨地说,八办原址能保留下来不容易,是一个很好的革命教育基地。
兰州市委党史办副主任袁志学说,市文化局、八办、党史办联手为八办旧址打造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个融合红色教育、廉政建设教育、国防教育与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点,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一部分,它肩负着传承红色文化产业的使命。研究西路军史的专家麻琨、郝成铭、朱永光等认为,八办旧址的开馆对研究我党的革命历史及西路军史都有着重要意义。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实现全民族抗战而进行后方发动的一个重要基地。办事处1937年5月设立,1943年11月撤回延安,历时6年。期间,在党代表谢觉哉、处长彭加伦和伍修权等同志领导下,在开展营救被俘流落的红军西路军将士、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同苏联外交代表处和军事代表处的联系、接待我党往返苏联人员、转运抗战物资、输送进步青年到延安、指导中共甘肃工委开展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周恩来亲切地誉为“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所”。
正是鉴于其历史价值和作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位于甘南路东西两处旧址于2001年投入100余万元进行了第一次修缮,2006年又投入24万元推出了西路军事迹展。2014年再次投入181万元进行修缮,并投入557万元用于旧址展览提升。改造改版后的展览有照片238张、电文37篇、文物88件。
由于“兰州八办”在营救西路军、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发挥的重大历史作用,1981年被辟为革命纪念馆并正式向全社会开放。期间,先后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入选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精品线路以来,更是被有关部门命名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项目单位,并在2013年4月被国务院批准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者 颜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