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以人名命名的地名

17.08.2015  12:15

    地名,是历史,地名,是故事,地名,是传承,地名,是文化。西北古城兰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名五彩缤纷。

    以人的名字命名的地名,国外不少,国内常见,兰州也有。以人名命名地名,都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纪念。这些历史人物,要么是对当地的历史,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要么是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要么是为当地的老百姓谋利益,深得老百姓的厚爱。他们应该被历史记载,而以其名字命名为地名,是再好不过的记载和纪念。

    兰州以人名命名的地名有:中山林、中山路、中山桥;邓家花园;培黎广场;一悟路;王保保城;

    中山林——位于原萧家坪的东部,北起白银路,南至南山根一带。旧址即今甘肃日报社、西北民族学院等单位驻地。是民国十五年(1926年)冯玉祥所部刘郁芬率国民军入甘,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扩建的园林。是由当时任建设厅厅长杨慕时主持,栽植榆、槐、桑、椿等树二万余株,并建立中山先生铜像(1956年移五泉山公园内),故名中山林,又称中山公园。建国后为建设需要被毁。1982年兰州地名标准化普查时,为保留这一纪念意义地名,故仍定为中山林。

    中山路——北起中山铁桥南端,向南至胜利饭店,拐弯往东至南关十字西口,全长1750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为中山路。

    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建于公元一九零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邓家花园,在甘肃省委的北面,城关区广武门后街,占地27亩。1922年甘肃督军张广建的副官韩仰鲁购置清代先农坛,建仰园,当时俗称韩副官花园。园内有假山、池塘、照厅、佛堂,花木繁茂,所植牡丹、芍药多为珍品,依靠水车引黄河水灌溉。1933年,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肃行署主任邓宝珊先生购置了仰园。1941年,邓夫人崔锦琴及子女在日军飞机的轰炸中罹难,葬于园内,于右任改题“慈爱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甘肃省省长邓宝珊办公兼居住的地方。20世纪六十年代初,邓宝珊表示要将花园献给国家,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和省委第一书记汪锋婉劝他继续住在这里。“文革”中慈爱园被没收。1978年,国家又将慈爱园退还给邓宝珊子女。1982年,邓宝珊先生的子女又将慈爱园捐献给国家。1985年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投资修缮后,改为邓家花园,简称邓园。邓宝珊在园内接待过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元帅、陈毅元帅和梅兰芳、叶圣陶等文艺界名人。邓家花园是兰州唯一的一座园林,但愿能保护好它。

    培黎广场,位于兰州市安宁区。为纪念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新西兰著名作家和诗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原培黎石油学校创始人路易·艾黎(RewiAlley,1897-1987)为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而修建此广场。根据汉语音译,艾黎把他创办的学校都取名为“培黎学校”,意即培养迎接黎明的人。培黎广场占地面积不大,约两三亩许,然而却规划设计得非常具有自然和谐之美,用不规则的青石板铺砌而成的地坪高低错落,广场与街道的分界用青石矮墙砌成花坛,内植以各种花草树木,每逢夏秋季节,自街道上看培黎广场就像一座大花坛。

    一悟路位于榆中县城关镇,是为纪念张一悟烈士而命名的。张一悟同志1895年3月3日出生于榆中县城关镇北关村。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学习,期间受到李大钊的教诲,1919年与张亚衡、丁益三参加了“五四”运动,被称为“榆中三杰”。1924年由李大钊、恽代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0月,与宣侠父、钱崝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第一个组织——甘肃特别支部,并任书记。解放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委员。1951年1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57岁。张一悟同志是甘肃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第一个组织——甘肃特支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为甘肃党的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保保城是以元末猛将王保保的名字命名的。王保保城故址有二:一在东岗坡(今东岗镇)上,早已无遗迹。一在中山铁桥北端以东,今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一带半山坡上。系明洪武二年(1369年)元末猛将王保保(本名扩廓帖木儿,保保乃其乳名)为围困明兵时所筑,故名王保保城,其旧址今还残存一些。

    以上地名,除了中山桥、邓家花园实体存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一带半山坡上的王保保城还残存一点外,其余的仅仅是一条街名而已,没有点滴历史遗迹。但愿兰州在将来的城市开发建设中,向南方的拙政园等一样,将历史遗迹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