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乡村“空心”城镇“夹心” 生源“虹吸”加剧

16.10.2015  15:34

  原标题: “乡村生源流失”与“城市学位难求”互相强化——透视“乡愁中国”下的乡村教育

  新华社兰州10月14日电题:“乡村生源流失”与“城市学位难求”互相强化——透视“乡愁中国”下的乡村教育

  国庆假期结束,一位返乡陕西籍媒体人在朋友圈感慨“乡愁”:小学人数只有自己上学时的四分之一,乡村没了人气……

  乡村教育是“乡愁”痛点。记者近日在北京、甘肃、河南、湖南等地采访发现,“乡村生源流失”与“城市学位难求”两种现象互相强化,致使城乡间教育生态失衡。如何补齐乡村教育“短板”,使其滋养乡村生态、促进教育均衡,是摆在多地行政部门面前的难题。

   乡村“空心”城镇“夹心”,生源“虹吸”加剧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孟家山小学,全校6名学生正在操场上踢足球,他们个头有大有小,分布在4个年级。

  “大部分孩子随父母进城读书了,生源流失近80%。”校长陈爱邦和另外3名教师是从师范毕业的大学生,但他们的到来并未改变这种状况。2008年至2014年,甘肃省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减少了133.6万人。

  这不是甘肃一地的状况。福建省仙游县度尾镇中心小学今年600余名毕业生中,200多人到县城读书。2014年9月,安徽省肥西县大丰小学只招收到3名学生。

  农村学校“空了心”,城镇却出现“夹心层”。

  河南省封丘县城乡接合部,近年来聚集了大量“进不了城、不愿回乡”的学生、教师。城关乡一所中学,10年内由原来的不到180人增加到1200人;一所小学从160人增加到840人。

  江西省一位教育界人士告诉记者,最近3年,某市10个县市区的城区平均每年新建17所学校,也只能勉强满足新增学生的就学需求,存量的大班额问题仍难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