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载奋进路 砥砺前行谱华章

24.09.2014  13:36

  在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我们迎来了共和国65周年华诞。6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前行,把积贫积弱、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旧中国建设成团结统一、繁荣富强、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上的华彩乐章。

  辉煌成就

  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65年来,中国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坚韧、智慧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令人赞叹的“中国奇迹”。1953—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122倍,年均增长8.2%。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1978年增加到3645亿元,居世界第十位。改革开放以来,GDP年均增长9.8%,增长速度和高速增长持续的时间均超过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韩国。GDP连续跃上新台阶,1986年超过1万亿元;1991年超过2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2010年达到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达到568845亿元,占全球GDP比重达到12.3%。我国人均GDP由1952年的119元增加到2013年的41908元(约合6767美元),根据世界银行划分标准,已由低收入国家迈进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经济结构的协调性逐步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65年来,我国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并正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转变。1952年,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1.0%、20.9%、28.2%。在优先发展工业战略带动下,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迅速提高。197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变为28.2%、47.9%、23.9%。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制造”享誉全球,工业结构由门类单一到齐全、由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迈进。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当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占比达到20.8%。近年来,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发展呈现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的新趋势。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同时,我国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趋势明显,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比1949年提高43.09个百分点。

  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极大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商品短缺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经过65年快速发展,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大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不仅成功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2013年,粮食产量达到60194万吨,比1949年增长4.3倍。2013年,谷物、籽棉、花生、茶叶、水果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工业品供给实现了从严重依赖进口到满足世界需求的历史性跨越。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资料,目前我国工业竞争力指数在136个国家中排名第七位,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服务业长期发展滞后的局面逐步得到改观,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日益繁荣,房地产、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1953—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8.4%,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10.7%,分别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速0.2和0.9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跨越式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薄弱,严重制约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65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农业、能源、交通、邮电通信等领域的瓶颈制约不断缓解并形成比较优势。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防洪、防涝、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由1952年的1996万公顷扩大到2013年的6347万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8万千瓦增加到103907万千瓦。能源生产能力由弱变强,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2013年,能源生产总量34亿吨标准煤,比1949年增长142倍,年均增长8.1%。交通运输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由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管道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四通八达。2013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31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3.7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公路里程(不含村道)435.6万公里,增长53.0倍,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0.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沿海规模以上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72.8亿吨,比1985年增长22.5倍,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邮电通信业发展迅猛,现代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初步建成。邮电业务总量从1949年的2.5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84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7.0%。移动电话用户从无到有,达到122911万户。多媒体通信飞速发展,互联网规模不断壮大。2013年末,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6.18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5.0亿人。

  对外开放成就举世公认。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小,贸易伙伴少,基本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外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1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达到41590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上升至11.0%,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1951—201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3.9%,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16.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年均增长18.2%。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初级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53.5%下降到2013年的4.9%,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则由46.5%上升到95.1%。服务贸易从无到有,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5396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1983—2013年年均增长16.8%,快于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1979—201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13937亿美元,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13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927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31.5倍,年均增长41.7%。1979年,我国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数仅有27份,2013年增加至11578份;1979年合同金额仅为0.3亿美元,2013年达到171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