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公车司机涉贪成腐败"新变种" 身兼多重身份
湖北省宜昌一位公车司机展示监督牌。公车私用等现象曾成为“潜规则”,在违反八项规定的案件中,公车违规高居榜首。资料图片
公车司机,因为与官员走得非常近,而被视为一个特殊群体。
近日,河南新安一名公车司机在不到一年间骗取公款47万被判10年6个月的消息,使公车司机这个特殊群体引发众人关注。有媒体报道称,一些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领导司机变成了“司机领导”,开始参与甚至主导某些腐败犯罪,成为一种新的腐败群体。
公车司机的多重身份
“现在连乡干部出门都得坐个专车”。河北省某市一位公车司机李全(化名)对记者这样形容公车之多。
据媒体报道,不算国有企业,全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车数量不下200万辆,与之相对应的是庞大的公车司机群体。
早在1994年,中办国办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明确省部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或相对固定用车。
但地方并未完全执行,相当多官员有专车、专职司机,甚至出现司机随官员一起调动的现象。《人民日报》刊文形容这种现象为“小姐出阁,丫环陪嫁”。
作为官员贴身工作人员,公车司机扮演的角色远不止是开车。坊间将专车司机比做“服务员、导游员、代收员、情报员与保密员”。
对于这种说法,开了20年公车的李全深有体会,“公车司机要保证领导人在哪,车就在哪。如果领导不使,就是家属使也一样。一年跑几十万公里,是很正常的事。”一位公车司机表示,20年来他从未安稳过年,即使春节也必须“时刻待命”服务领导和其“家庭需求”。
跟领导打交道首先就要跟司机打好交道,成为走近上级的“捷径”。李全说,“比如领导要去下面考察,下面的人为了做好迎接工作,首先得给司机打电话了解领导的安排以及好恶等。”
另一名公车司机刘明(化名)则给记者讲了个例子:前几年,一位地方官得知上级官员将出差路过本地,于是这位地方官一边向上级的司机打听路线和时间,一边驱车追赶,最终顺利向上级领导介绍自己,并送上丰富的地方特产。
当然,一位专职司机也要“懂规矩、会交际”。这两位公车司机都提及圈内“四不”的说法: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传的不传。
普遍存在的“潜规则”
公车司机的收入一般并不高。据报道,目前长沙市和湖南省一些机关专职司机的基本工资,每月只比湖南省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高出400元左右,不到2000元。
但是许多人为了谋得这份差事,不惜四处托关系、走后门。因为公车司机的收入除了固定工资部分,还有其他灰色收入。
一位在机关工作的司机对媒体表示,以前最“吃香”是领导的“专职司机”,往往有可观的“灰色收入”。也就是领导出席活动或应酬时,邀请方都会给领导司机发礼品、礼金、误餐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