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透明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
社会团体、爱心人士捐助的款项去哪儿了?市民都希望知道资金及款项的真正去处。2月5日,在甘肃省慈善总会三届九次常务理事会议暨慈善工作会议上,省慈善总会会长杜颖对这个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公开进行了说明,向社会交出了一份透明的答卷(详见2月6日《兰州日报》六版)。
几乎每一个有固定工作的人,都有过为灾区捐助或参加“慈善一日捐”这样的公益慈善活动。这些慈善活动为救助特定困难人群或受灾群众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巨大的正能量。但一段时期以来,不少慈善机构和相关部门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例如闹得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四川北川县“5·12”地震部分救灾物资4年未开包事件,还有不断曝出的某些地区慈善机构挪用专款事件等等,都让慈善这份最阳光的事业在公众心目中投下了一抹疑云,种种风波和因素,也在逐渐消解着民众对慈善机构的信任。究其原因还是出在慈善事业的管理机制存在漏洞,加上一些操作中的瑕疵,很容易酿成对慈善事业的巨大伤害。
公益慈善,说到底是个信任问题。公众将自己的财物交到慈善组织手中,寄托的就是一份无限的信任。而慈善组织回报这份信任的方式,除了把义款用在该用的地方,其本身运作的公开透明也是获取信任的关键。
公开透明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如何让慈善机构具有公信力?如何让公众捐得放心?关键是公开透明,只有通过公开透明的制度建设,让慈善事业真正变成最阳光的事业,才能使慈善事业真正具有公信力,才能辐射出真正的社会正能量。
而慈善事业要做到真正的公开透明,就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加以完善。从慈善组织自身建设来讲,增强慈善项目和资金运行的透明度是赢得信任、提高公信力的首要前提。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详细地登记好相关善款的筹集情况,并以良性的反馈机制和互动机制,尽量让每个捐赠个体都能对自己捐款的流向和用途有迹可循、有案可查、有疑可问,必能获得满意的答复。完善慈善事业的管理机制则是更重要的外部环境基础性工作。仅仅依靠慈善组织的自律当然是远远不够的,加快推动慈善组织行业规则和行业标准制订,加强行业监督,形成自律机制,并培育发展第三方组织评估机制,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能,才是促进公开透明最重要一环。
2014年12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出台的指导、规范和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文件。《意见》的出台,无疑是依法对慈善组织进行管理和监督构筑了制度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