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在抗战期间的作用
周恩来居室
八路军驻甘办事处纪念馆(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八路军驻甘办事处纪念馆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是甘肃各族人民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重要时段。“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合作的产物,是国共两党各自捐弃前嫌、重新合作,并最广泛地动员和团结社会各阶层、各党派和各族人民共赴国难的历史见证。
一、建立统一战线,形成无分前方后方的抗战格局
1937年5月9日,借助“西安事变”后的有利形势,中共中央派张文彬、彭嘉伦等一行七人来到兰州,筹建“红军联络处”,对外称“彭公馆”,积极开展营救西路军的工作。7月29日,作为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同志以中共中央驻甘肃代表的身份抵达兰州。很快,随着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兰州红军联络处”正式更名为“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人们习惯上称“八路军兰州办事处”)。
办事处成立后,在党代表谢觉哉、处长彭嘉伦、伍修权、秘书长朱良才的共同领导下,在八办工作人员李开芬、周铁群、张义和的积极配合下,全力开展了“推动上层、发动中层、深入下层”的统一战线工作,特别是对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
当时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代理主席贺耀祖与谢觉哉同是湖南宁乡人,两位曾是感情笃厚的朋友,一别十余载,一个为民族解放事业披荆斩棘不懈斗争,一个在敌对营垒虽为重臣却步履艰难,如今在国共合作的重要时刻,两人重逢兰州。于是,谢老抓紧作贺耀祖的争取工作。谢老忧国忧民发自肺腑的直言善谏,打动了贺耀祖,他的政治观点发生了转变,开始接受我党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意见。这一时期,新一军军长兼兰州警备司令邓宝珊,著名的爱国人士高金城,省参议会议长张维、裴建准、水梓等都是办事处的常客,谢老的上宾。就这样,在谢觉哉和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甘肃大地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二、进行思想发动,激起民众最坚韧的抗战力量
办事处建立之前,甘肃一潭死水、封闭落后,正如谢觉哉、彭加伦给中央的报告所说:“甘肃的群众一般都极为落后,过去受革命影响很少,进步思想不易反映进去,封建势力还极浓厚,加之过去当局的压迫,所以群众到现在还是非常得怕。”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并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办事处及时向中央建议派甘肃籍的共产党员回到甘肃,通过建立党组织来进行社会中下层的发动工作。正是在办事处的建议下,中央很快派孙作宾、吴鸿宾、刘杰、郑重远等同志回到甘肃,经过一个时期的准备,1937年10月,中共甘肃工委在谢觉哉的主持下正式成立。
此时,国内有许多知名人士先后来兰。如著名文学家老舍,在兰期间就曾发表《两年来抗战中的文艺活动》等报告;著名史学家顾颉刚,以创办《老百姓》刊物来进行抗战的宣传。
这一时期,各种救亡组织、各种文艺团体纷纷建立;多种报刊杂志相继问世。
1937年7月,甘肃省政府前的督府广场万头攒动,甘肃民众守土抗敌后援会成立。8月,在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代理主席贺耀组夫人倪斐君,爱国将领邢肇棠女儿邢华,以及王九菊、马竹轩等人发起下,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会甘肃分会成立。9月,谷苞等人发起成立了省外留学生抗战团;11月,罗扬实等人发起成立甘肃青年抗战团,这也是当时兰州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救亡组织之一。后来,活动较多影响也较大的抗日救亡组织还有西北民主政团、西北青年救国会以及伊斯兰学会等。
文艺团体著名的有平津学生演剧队、王氏兄妹剧团、新安旅行团等。王氏兄妹剧团是由当时的榆中县县长、进步开明人士王云海的几个儿女王德芬、王德璋、王德谦组成的家庭兄妹剧团,他们巡回演出的现代剧《放下你的鞭子》曾轰动一时;新安旅行团则是由江苏淮安小学的14名少年儿童组成,1938年来兰活动,影响很大。谢老后来还帮他们组建起了剧团党支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报刊杂志分别有《政论》《甘院学生》《热血》《回教青年》《西北青年》《战号》等。
思想发动的特点:一是兴办刊物、举办读书会演讲会以及街头坊间的宣传;二是千方百计地开展一些急前线所急想前线所想的募捐活动。在这众多的募捐中,有许多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同胞的募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五世活佛嘉木样,1937年派其弟黄正基率由拉卜楞寺所属各寺院、部落组成的代表团赴前线慰问,送去了大量的物品;1944年,又派其弟黄正清代表甘青等地的藏族同胞再次捐献了30架飞机的价款,影响很大。正是在各种救亡组织的积极发动和参与下,全省各种慰劳活动得到深入开展,如“七七献金”,“一日一分救国金”以及“半日捐”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一时间,甘肃沸腾了。
三、实施西北开发,为坚持抗战提供物质等方面的坚实支撑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实际上,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的旗帜指引下,在充分的思想发动的基础上,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西部开发得以进行。
抗战开始,国家资源委员会就开始着手进行玉门油田建设,并在这里聚集了全中国石油行业最大的工程技术人员群体。当时,为保证油田建设,甘肃省政府还将酒泉、玉门、金塔三县的应征壮丁全数拨到油田当工人,王进喜就是其中之一。而玉门油田的开发,无疑为抗战提供了宝贵的汽油、柴油。
国家资源委员会投资兴建了甘肃煤矿局、兰州电厂、天水电厂、甘肃机器厂、华亭电瓷厂、甘肃水泥公司、甘肃矿业公司等十家企业;中国银行投资兴建了兰州机器厂、兰州制药厂等五家企业;军政部投资兴建了兰州毛织厂、第二织呢厂等多家企业。民办企业也得以迅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交通运输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4400多公里的公路,使甘肃交通的纵横框架基本形成;陇海铁路宝天段的开工,彻底结束了甘肃不通火车的历史。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辗转迁兰,兰州大学的前身甘肃学院得以发展,中学教育开始受到重视。而尤为让人称道的是,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创办的山丹培黎工艺学校,更是甘肃教育史上的奇迹。
陕甘宁边区政府所辖甘肃的县级革命政权共有7个,中国共产党人的施政原则、经济文化建设理念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
通过西部开发,抗战期间,甘肃各族人民先后为前线捐款捐物合计金额达18亿之多,其中,仅粮食就达320万担。
四、奔赴抗战前线,铸就陇原儿女的光辉形象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数十万陇原儿女义无反顾,挺身而出,肩负起了杀敌卫国的神圣使命。在边区,从1937年9月开始,庆环分区整编并扩大了自卫军一万多人,随时准备奔赴抗战前线。新正、新宁两县也掀起了持久的参军热潮。为保证前方兵源,甘肃省政府还成立了新兵招募处,在国统区也掀起了一股参军热潮。据记载,在1937年,甘肃省每个月的从军人数达到了5000人,1938年以后每月也有2000人。甘肃成建制开往前线的部队除边区的军队外还有国民革命军暂编骑兵第一师,这是一支以回族士兵为主的部队,在其纵马中原抗日前线的8年时间里,一向以英勇顽强,战绩优异而著称,为抗战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特别向大家介绍几位:
高永祥,灵台人,八路军晋绥二分区副司令员。1945年7月,率36团和民兵,发动解放神池县城的战斗,与敌白刃格斗,壮烈牺牲。
邢肇堂,通渭人。抗战期间,参与组建冀北民军,后任太行区新编第五军副军长。
宿之杰,临洮人,上校军衔。1933年随张自忠参加长城抗战,率部杀伤敌军数百人,获银质奖章。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指挥小王庄之役,击毙敌军中队长1名,受到嘉奖。在台儿庄大战中与日军死搏,获甲种二等奖,因功晋升为38师上校团长。1939年参加鄂北战役,牺牲于宣城。
李振西,定西人,陆军中将。参加了著名的井径、忻口、旧关诸战役。1938年10月率部血战娘子关,这场战役歼灭日军3000多人,收复阵地,振奋全国。
李树正,白银人,陆军少将。1942年任杜聿明部工兵团团长,远征缅甸与日军作战。
据史料记载,整个抗战时期,陇原儿女先后有40多万人奔赴前线杀敌卫国,有73万人参加各种形式的自卫军,随时准备开拔前线。
五、接待和输送人员,让希望的巨轮不断出航
接待和输送人员是兰州八办的又一项主要工作。因为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后,我国东北和沿海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基本被切断,从1937年到1942年,我党通过八路军驻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三个办事处,建立了与苏联的交通联系,其中,尤以兰州的地理位置最为重要。也正是在这方面,兰州八办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里曾接待过:
周恩来,1939年9月和1940年2月,周恩来因往返苏联而两次途经兰州住在八办。其间,他先后与当时的甘肃省国民党政府主席朱绍良、民政厅厅长施奎龄等人进行过重要会晤,向他们阐明了我党的抗日主张。当年与周恩来一起前往苏联的还有他的夫人邓颖超。
王稼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他于1938年5月带着共产国际的指示回国,途经兰州时,由于乘坐的苏联汽车在榆中县金家崖遭土匪伏劫,一度在兰州八办边疗伤边工作一个多月。其间,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任命他为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而据谢老日记记载,王稼祥在兰州期间,几乎每天都与中央有电报往来。
任弼时,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8年3月,任弼时因前往莫斯科接替王稼祥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时来到兰州八办。
那个时期也接待过曾任中共驻新疆代表的陈云、滕代远,还有王明、林彪,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原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以及妇女运动活动家蔡畅等。其中,贺子珍在这里居住的时间最长,前后有60多天。接下来就是林彪,先后也有一个多月。
兰州八办还接待了由延安前往新疆的人员。其中有毛泽民、陈谭秋,他们两人是由中央派往新疆做统战工作的。另外,这个时期还先后安排和接待了从新疆返回延安的许多西路军将士。有红西路军三十军政委李先念,三十军政治部主任李天焕,军政委员会委员曾传六、三十军军长程世才等;一些往返苏联和延安的国际友人,如越南共产党领袖胡志明也住过八办。
经八办联系,前往延安的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有:
杨静仁,回族,兰州一中毕业的学生,1940年被兰州八办送往延安学习,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
邓品珊,1940年前往延安学习,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
苏星,1942年由八办送往延安学习,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甘肃省顾问委员会委员。
陈瑛,1938年去延安学习,学成后回到兰州。她的父亲陈成义也是1938年前往延安学习,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甘肃省副省长。
王泽喜,是1937年去延安学习的进步青年,学成后回到兰州。1953年任兰州市第三区区长,1964年任兰州市园林局副局长。
武治安,1938年由八办介绍前往延安抗大学习,解放战争初期,在大同北关战役中与敌军搏杀,头部曾受重伤,立功一次。
欧化远,当年看到张贴在兰州街头的抗日军政大学的招生广告后报名参加了抗大的学习。后来他和他的家人把珍藏了近70年的两件物品提供给了兰州八办,一件是1938年8月19日由抗日军政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一件是抗日军政大学的校歌歌词和歌谱。
据现有资料统计,仅1938年的5月到8月的三个月时间,兰州八办就先后推荐了30多名进步青年前往延安。
六、奋起空中对决,彻底粉碎侵略者的战略意图
甘肃地处祖国大西北腹地,是全国抗战的大后方,特别是省会兰州,更是我国空军的重要训练基地,是苏联志愿航空队在华的最大空军军事基地,中苏交通的咽喉地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武汉会战后,日军为了打垮中华民族的抵抗意志,一度把西南的重庆和西北的兰州作为军事轰炸的重要目标,对此,中国空军驻兰部队和苏联驻兰志愿航空队并肩作战,并在地面高炮部队的有力协助下,给予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空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甘肃抗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甘肃人民同日本侵略军的直接对决。
从1937年到1941年,日军共出动飞机1081架次,投弹4090枚,袭击甘肃各地71次,特别是兰州,受害最重,先后遭袭击25次,死伤597人,房屋损毁21669间。
为了抗击日军飞机的野蛮轰炸,保卫甘肃领空,中国空军在兰州设立了第四路司令部,甘肃省设立防空司令部。
苏联志愿航空队在兰州空战中写下了壮丽的篇章,其中雅士、马特、司切帕诺夫、波拉技诺夫、吉力芝、郭尔皆耶夫、伊萨耶夫等,为了共同的反法西斯事业,永远地长眠在了甘肃的土地上。
七、转运苏联援华物资,把关心支持送到抗日前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世界一切反法西斯力量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支援。
兰州,不仅是绵延数千里的中苏交通线上的重要枢纽,更是中国与苏联进行联系沟通的一个主要基地。也正因为兰州在转运苏联援华物资上的重要性,当时,苏联在兰州分别设有外交代表处、军事代表处以及商务代表处三个外交机构。据有关资料记载,从1937年至1941年,苏联先后通过三笔贷款向中国提供了总价值约1.7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抗战最艰苦最需要外援的时期。
其中飞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据统计,武汉会战后,中国空军的飞机仅剩余30余架,为此,苏联先后有一千余架飞机和上千名飞行员以志愿航空队的名义参战。
抗战初期,包括数十万陇原儿女在内的中国军队,历经太原会战(其中有八路军115师取得的平型关大捷)、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虽牺牲惨重,但最终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的迷梦,昭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抗战必胜的决心。
抗战中期,历经南昌会战、随枣会战、两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中条山会战以及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等战役,基本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使战争进入了一个战略相持的阶段。
抗战后期,包括数十万陇原儿女在内的中国军队先后通过浙赣、鄂西、常德诸战役遏制了日军攻势,特别是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作战取得了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敌后根据地得到了壮大和发展。此后,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最终取得完全胜利。
(执笔:武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