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首现“八思巴文”楹联 藏身永登妙因寺(图)
原标题:甘肃省首现“八思巴文”楹联藏身永登妙因寺
多吉羌殿
多吉羌殿联局部
寺门“双语楹联”
妙因寺寺门
7月下旬,甘肃省楹联学会一行赴我市永登县妙因寺考察期间,在该寺发现了三副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楹联。据楹联学会专家初步考证,这三副楹联很有可能是用失传的古老蒙古文字——八思巴文书写。据专家介绍,这也是我省首次发现遗存的八思巴文楹联史料,对于推进楹联文化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妙因寺对于老兰州人并不陌生,它位于我市永登县连城镇,紧邻着有“中国西部小故宫”之称的鲁土司衙门博物馆,为古时历代鲁土司奉养的“家庙”。妙因寺始建于明初的永乐、宣德年间,初名大通寺,后更名为妙因寺,为鲁土司衙门第三世土司鲁贤为祈禳消灾而建。由于连城靠近青海,又有汉、藏、土等民族杂居其间,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风习俗,使妙因寺香火旺盛。历史上,五世、六世达赖,五世、六世、十世班禅等高僧大德,都曾在这里弘法,使该寺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在甘青边境的主要寺院之一,也是甘肃现存藏传佛教古寺中,除拉卜楞寺外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1996年11月,该寺同鲁土司衙门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现“奇特”的少数民族文字楹联
甘肃省楹联学会副会长王家安说:“妙因寺建筑保存的完整性,为我们发现少数民族楹联遗存提供了可能。在该寺,我们共发现了三副神秘的古文字楹联。”妙因寺殿宇规模宏大,建筑面积共约3200平方米,包括多吉羌殿(金刚持之意)、格尔衮殿(多吉羌护法)、嘛尼殿、却典拉章(塔尔殿)、德松桑吉殿(万岁殿)、措钦堆康(大经堂)、池康(禅僧殿)、琼拉昂(鸾王殿)等,所有建筑具有汉族传统建筑飞檐斗拱的造型特点,但是彩绘及砖雕纹饰,却都是蒙、藏等少数民族风格。主体建筑都是明清两代造就,包括门檐梁柱的彩绘,也都是明清两代遗物。
妙因寺寺门由一间正门和一间侧门组成,侧门为传统的中式对开的两扇大门,饰以藏传佛教彩绘。两扇红色的大门上,彩绘着两个戴黄帽、着僧衣的格鲁派喇嘛,类似于汉族地区的门神。门扇上方的门额,彩绘有藏传佛教金刚佛像及花卉,两旁则是一副黄底木雕的楹联。楹联上方用藏传佛教的宝珠纹饰缀起,下方用莲花纹饰托起,中间是整齐排布的文字。王家安告诉记者,这副楹联由少数民族文字和汉字共同组成。上下联上半部分都是少数民族文字,下半部分则是汉字对联:“佛陀驾临,现出祥光万丈;时轮开来,引度世界三千。”据楹联学会的专家推测,下半部分的汉字楹联很有可能就是上面少数民族文字楹联的“汉译”。
另一副楹联在多吉羌殿发现,该殿是妙因寺的主殿,它初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为单檐歇山顶式,殿内供奉有诸佛菩萨金刚等72尊。妙因寺最早的藏语名即是“代塘多吉羌”,译为“大通城金刚持寺”。著名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曾在妙因寺居住讲学十余年。王家安说,令他们感到兴奋的是,多吉羌殿大殿正门两侧,彩绘着一副由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楹联。这副楹联为浮雕彩绘,蓝底黑字,十分精美。楹联长约1.8米、宽约21厘米,上下联各有七个团型文字组成,每个字图直径约15厘米,类似于常见的各种团型“寿字”,楹联还配有一条足有两米多长的横批。楹联上方为藏传佛教宝珠纹饰,共有11串宝珠像飞舞的帷幔,将楹联提起;下方为佛教建筑中常见的联花造型,双层六瓣,微浮雕刻画的十分精美。据当地文博人员介绍,多吉羌殿整体彩绘都是明清遗存,解放以来也未进行过大范围的修复。王家安说:“这副楹联整体已经很显斑驳,下联有三个字已经剥落难识,既体现了它的历史厚重感,也令我们为这处难得的楹联遗存现状感到担忧……”
第三处发现楹联的殿堂是万岁殿,又名德松桑吉殿,为明宣德二年(1427年)始建,重檐歇山顶的汉式建筑,其斗角勾梁和门窗,均饰以藏传佛教图式。殿中塑三世佛等。因明代时鲁土司曾于其中供奉朱元璋像,清代时供奉“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牌位,而得名“万岁殿”。万岁殿外部彩绘,底色是藏族地区常见的“藏红色”。王家安介绍,在门框两侧,我们发现一副用金色书写的微浮雕彩绘楹联。这副楹联文字同前两副一样,是一种同类的少数民族文字。并且楹联上方还有宝珠纹饰,下方依然是联花宝座的式样。与多吉羌殿联不同的是,这副联,文字之间没有断开,而是一串文字连缀写成,门额上方,依然配有一条藏语的横额。联幅较小,长约1.5米,宽约12厘米,保存程度比多吉羌殿较好。
楹联文字是失传的“八思巴文”
王家安说,在藏传佛教寺庙发现了少数民族文字的楹联,我们第一印象这是藏文楹联。因为此前,在甘肃、青海、西藏多地,我们都曾见到过用藏文书写的楹联。但同此前见到的藏文楹联进行仔细对比,并请教有关藏文专家后发现,这三副联,尽管横额是藏文,但联文并不是藏文。后来,我们再查阅有关资料,并征求其他专家意见后达成基本共识,这应该是类似于藏文的蒙古古文字“八思巴文”。
众所周知,失传的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时由“国师”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文字,世称“八思巴蒙古新字”,它的创制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当时蒙古人社会的文明进程。八思巴(1235—1280)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五代祖师,他创建这种文字,受到藏文的很大影响,故而八思巴文中,也有一种“藏文体”,据记载,这种藏文体八思巴文,主要用于书籍的标题和寺庙碑文。
据了解,八思巴文属于拼音文字,共有41个字母。王家安说,我们考察中发现的这三副楹联,文字都是用横竖的曲折短线相互连接,和查阅到的八思巴文古字十分接近,其中一些字还能明显识别。历史上,八思巴文作为元代的“国字”颁布后,但其推广却受到很大阻力。除政治和文化传统因素外,主要是因为这种文字字形难以辨识,再加之在有的地方使用时还效仿汉字篆书的写法,这就更加剧了识别的难度。王家安说:“我们也发现,多吉羌殿联的书写,就很像汉字的篆书”。伴随着蒙元帝国的消亡,八思巴文亦被逐渐废弃,成为一种死文字,当今,能够识别它的人已经很少。
那么,八思巴文楹联为什么会出现在远离蒙古的藏传佛教寺庙?王家安说,其实并不矛盾。一则,蒙古族普遍信仰的正是妙因寺尊奉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因该派系僧侣戴黄色僧帽,故俗称“黄教”。二则,妙因寺本是永登鲁土司的家庙,而鲁土司其实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迁徙而来。明初,成吉思汗第六子阔列坚的玄孙脱欢,兵败流落河西,投靠明朝后,明廷封为三品土司,镇守甘青交界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并赐姓“鲁”。鲁土司就这样在永登相传了十九世,近六百年。虽然归顺了大明王朝,但他们的蒙古遗风依然是存在的。此外,创建妙因寺的第一世支家活佛,据记载就出生于内蒙古阿拉善王爷家,传为阿拉善王爷之孙。这样,由蒙古王族后裔建造,又由蒙古王族后裔喇嘛来主持的寺庙,出现蒙古族古文字楹联也就顺理成章。
为非汉语汉字楹联研究提供珍贵史料
多吉羌殿楹联,从口头流传到书籍文字均有记载。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喇嘛告诉记者,那副楹联的意思是:“雨著昙花龙归钵;风翻贝叶虎听经”。而据2013年12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连城史话》记载,其联翻译为:“昙花着雨龙归钵;贝叶翻风虎听经”。无论是哪种解释,都可以看出该楹联围绕着佛教这个主题,意义基本清晰;且意境优美,堪称佳作。
关于万岁殿联文,至今没有见过任何记载,当地人也一概不知,只能待进一步考证。而当地还有传说,说是这副联为清末一位秀才撰写。到底其作者系何人,目前已经难以考证。山门联有新刷油漆的痕迹,是否为古联,还有待进一步确定。但从多吉羌殿、万岁殿整体彩绘风格和保存现状,以及民间传说和文字记载来推断,这两副联至少应出现在清末民初时期。
我国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传统的楹联文化也影响到各个少数民族。历史上,各少数民族创作了大量用本民族语言或文字书写的楹联,学术界将其统称为“非汉语汉字楹联”。如比较熟知的藏族藏文楹联、回族阿拉伯文楹联、白族白语楹联、纳西族纳西文楹联、傣族傣文楹联、东乡族东乡语楹联,以及蒙古族蒙古文楹联等。这次发现三副八思巴文楹联遗存,丰富了非汉语汉字对联研究。著名非汉语汉字对联研究专家、中南大学余德泉教授就曾指出:“非汉语汉字对联,是对联家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非汉语汉字对联都搞清楚,是对联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即使其他方面都研究好了,只要这个板块还没有研究好,对联的研究任务就不能说已经完成。”(《余德泉对联文论》)。目前只在我国南方个别少数民族聚居区,发现了零星的民国及以前的非汉语汉字楹联遗存。如在贵州毕节发现过一处清代的彝文墓碑楹联。而且,北方少数民族楹联遗存一向少见。此次发现,不仅是非汉语汉字楹联的珍贵史料,也是首次发现遗存的八思巴文楹联史料,对于推进楹联文化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省是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各民族、各教派历来和睦相处,文化借鉴融合。地处藏族自治州的舟曲县,成功打造成为我国西北高原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楹联文化县,依托舟曲地区的藏文楹联创作十分繁荣。如今,在永登又发现的古代八思巴文楹联遗存,又进一步丰富了我省非汉语汉字楹联的研究领域。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