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八个“时常”要求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

26.11.2015  10:13
原标题:【理论】牢记八个“时常”要求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

在全省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上,省委书记王三运着眼加强领导责任落实,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提出了八个“时常”的新要求。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水平的新考验;是衡量领导干部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责任担当、党性意志、公仆情怀、能力作风的新标准;也是对基层领导干部的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我们必须立足八个“时常”新要求再找差距,把工作标准和纪律进一步严起来,做到入心入脑;对照八个“时常”新要求改进作风,把工作能力和作风强起来,提升工作水平;践行八个“时常”新要求狠抓落实,把工作举措和效果进一步实起来,全力攻坚克难,真正干出一番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为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做出积极努力。

时常掂一掂责任使命的分量,就是要有重任在肩的担当意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事关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早日实现,分量举足轻重。责任是使命也是担当。“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份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以更加精准的视角审视扶贫开发、以更加精准的思维谋划扶贫开发、以更加精准的措施推进扶贫开发,努力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势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时常想一想群众企盼的目光,就是要有同群众休戚与共的情怀。“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群众企盼的目光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和方向。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脱贫致富是群众的强烈愿望,面对广大群众的企盼,要有一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豪迈感和担当感,扑下身子实干、铆足劲头苦干,把工作做到关键处、做到群众心坎里,真正成为扶贫开发的行家里手。要立足山丹特色优势,不断挖掘发挥能人群体“传、帮、带、支、扶、投”的动力和潜力,激发提升贫困农户“思、学、谋、创、干、奔”的活力和能力,加速减贫脱贫进程,努力把人民的期待变成自己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把能人带动助推精准扶贫“6+1”模式打造成全省脱贫致富的精品工程。

时常摸一摸公仆的良心,就是要有一种鞠躬尽瘁的精神境界。作为人民“公仆”,要有群众一日不脱贫,就食不甘、夜不寐的沉重感和压力感,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把富民之策谋在前、把苦干实干抓在手、把脱贫之举落在细,把“功成不必在我”的定力和“成功必须有我”的担当结合起来,做到履政一地、造福一方,为官一任,福泽后世。

时常查一查作风上的差距,就是要有三省吾身的谦虚自警。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更是推进精准扶贫,带领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保证。作为县委书记,要以焦裕禄、杨善洲同志为标杆,经常对照,查一查实干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比一比工作劲头上的差距,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与广大群众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狠抓工作落实,带领山丹贫困群众率先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绝不拖全省后腿,争当排头兵。

时常理一理思路举措的头绪,就是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信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决策有效推进,关键在于紧紧盯住工作靶心,顺势而为、借势发展,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要注重政策宏观性和扶贫微观性的有效结合,精准分析致贫因素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牢牢把握关系扶贫脱贫全局、具有牵引性保障性作用的重要事项,对照细化、抓好落实,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聚焦“六个精准”总体要求,紧盯“1+17”方案落地,加强扶贫对象的精细化管理和扶贫资源的精确化配置。分析研究好扶贫攻坚涉及的农村综合改革、创新驱动等重大问题,谋划制定好推动精准扶贫的管用办法,切实做到用心、使劲、过细、求效,确保政策规划、推进力度的持续性、层次性和针对性。最终让贫困群众有获得感,得到真实惠。

时常测一测攻坚任务的答卷,就是要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是省委对中央的“军令状”。贫困问题是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山丹作为全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确保2896户、8500名精准扶贫对象实现精准脱贫,是这张考卷上的“必答题”,考验着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和能力,必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持不脱贫、不脱钩、不停步、不松手。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啃下硬骨头,向群众交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合格答卷。

时常听一听民意认可的程度,就是要有以民声为本的理念。民心所向、民意所在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尺”。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能否得到民意认可,决定着工作的成与败。扶贫对象准不准、扶贫目标明不明、扶贫内容实不实、扶贫方式对不对、扶贫考评严不严、扶贫保障强不强,决定着民意认可的高与低,我们要“身入”基层、“心入”群众,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调研决策、政策落实、干部使用、项目建设、作风改进等方面听民意、体民声,确保决策符合民情、政策顺应民心、结果体现民意。

时常抖一抖决战决胜的精神,就是要有百战不挠的韧劲。打胜扶贫攻坚战,关键是要凝聚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合力,营造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决战决胜氛围,聚焦扶贫精准发力。要切实把主要精力和心思集中到精准扶贫上、措施和力量聚焦到脱贫致富上,带头强化责任意识、目标意识和效率意识,做到在完成目标上勇于担责,形成攻坚决战态势,掀起大干实干热潮。发挥考评的“指挥棒”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扶贫一线的“指挥部”“战斗团”“攻坚队”作用,推进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主动作为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团结带领社会各方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决打好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中共山丹县委书记 刘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