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02.12.2016  18:08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63号)下发后,我省高度重视,把此次专项督导工作视为对我省全面改薄工作的大检阅,副省长郝远同志批示“请省教育厅高度重视,立即开展自查,并积极准备迎接督导”。省教育厅召开专门会议部署落实全面改薄专项督导自查工作,要求将此次督导与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印发的《甘肃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实施方案》(甘教厅[2016]37号)文件相结合,全面细致、认真扎实地做好专项督导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督导工作开展情况

2016年10月11日,甘肃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甘教改薄办函[2016]12号),各县(市、区)于10月15—10月31日,对本辖区全部项目学校开展了全覆盖的拉网式自查工作。11月4日,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对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63号)文件向各市州政府进行了转发,要求各市(州)政府严格按照国务院督导办通知要求进行自查,并对所辖各县(市、区)开展了专项督导工作,形成市(州)自查督导报告,经当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网站上进行公示后,上报省教育厅。

11月20-25日,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组成三个专项督导组(督导组由省政府督学带队,抽调部分市县教育局专业人员和第三方专家团队)分赴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张掖市临泽县、高台县和临夏州临夏市、永靖县通过进行省级重点督导。督导组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和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共听取市县政府工作汇报7场,实地检查涵盖初中、小学、教学点、寄宿制学校在内的各类学校25所。11月25日,各督查组向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汇报了实地督导情况。根据各市州全面自查和省督导组重点督导情况,甘肃省教育厅形成了甘肃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二、改薄工作进展与成效

全国全面改薄工作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全面改薄工作列为全省2015年为民办实事的重大民生项目,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改薄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建立有效机制,制定五年规划,掌握缺口清单,健全管理制度,积极统筹资金,创新监管机制,科学规范实施等多种措施扎实工作,强力推进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项目进度位居前列。2014至2016年,我省“全面改薄项目”覆盖全省11314所义务教育学校的253万名学生,分别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和学生数的84%和93%。截止今年10月底,我省全面改薄项目开工校舍建设类项目14895个,完工校舍建设项目13920 个;完成设施设备购置项目 47513个,实现了2016年年底校舍建设完工率和设备采购率达到五年规划任务双50%的目标任务。根据教育部最近公布的通报数据(截至今年8月底),我省全面改薄土建项目开工进度66.69%(全国平均进度66.32%),排名全国第12名,西部13个省市排名第5名(西部省市平均进度61.83%);我省土建项目完工进度56.69%(全国平均进度50.51%),排名全国第8名,西部地区排名第2名(西部地区平均进度44.18%);我省设施设备采购完成率54.59%(全国平均采购完成率50.34%),排名全国第10名,西部地区排名第2名(西部地区平均采购完成率42.09%)。

(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保障基本办学条件是我省全面改薄工作的根本目标,截至10月底,全面改薄项目开工校舍面积 451.6 万平方米,完工校舍面积 410.7 万平方米,改造运动场地 451.6 万平方米;全面消除了D级危房。完成采购信息化“班班通”设备 4.8万套,“课桌椅” 136.6 万套,购置图书 517.5 万套,计算机 12.2万台,多媒体设备 4.8万台套,实验实习设备1.2万套,音体美器材 2.9万套,基础办学条件明显提升,信息化设备覆盖率大幅提高,基本解决了农村学校现代信息教育的设备短板问题。使农村学校师生享用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省农村教学点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办学条件的明显改善,使我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大幅提升,辍学率逐年下降,2016年我省小学阶段辍学率为0.23%,初中阶段辍学率为0.66%。

(三)基础生活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活设施基础薄弱,“全面改薄项目”将改善学生生活设施与环境建设作为重点,全省共新建、改建学生宿舍 58.3万平方米,购置学生用床18.2万张;改造建设厕所 17.7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学生食堂 12.3万平方米;购置食堂设备38406件;购置饮水设施6954台;购置安保设施8297件;购置采暖设施 48181套。全省寄宿学生全部实现了一人一床,消除了“大通铺”现象;寄宿制学校全部开办了食堂,供餐学校均具备食品加热条件,能够满足学生就餐需求;饮水设备能够满足学生饮用开水需求;有条件的新建学校全部建有水冲式厕所,学校厕位能够满足学生需求;各学校全部配置了取暖设施,全面消除了宿舍明火取暖现象。

(四)小规模学校运转良好。我省地域广阔,全省4661个(其中项目学校1726个)教学点存在布局分散,规模较小等诸多困难,我们通过统筹规划、强化管理,有力保障了必要教学点的正常运转。在经费保障方面,对于1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和教学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在学校建设方面,项目安排优先保障教学点的基础设施和设备配备,各教学点全部建有牢固、安全的校舍,装配了数字教育资源收放设备。教师配置方面,每年新招录的教师优先分配到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在生活补助、职称晋升、绩效工资等惠师政策和生活待遇落实上,也重点给教学点教师予以倾斜和照顾。积极推行教师在乡镇学区内交流走教制度,保证了教学点开足开齐课程。通过改薄项目建设,教学点校舍校容校貌有了很大改观,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民的孩子在家门口能够读上书、读好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速,从源头上缓解了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全省大班额班级数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其中66人以上大班额由改薄前的3214个下降到1945个。

(五)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我省按照“中小学教师补短板、学前教师补数量”的工作思路,坚持“按需设岗、按岗招聘、精准补充”的原则,统筹实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营造我省教师发展的良好生态。 省政府将为58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放生活补助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省级下达补助资金20550万元提高乡村教师待遇。集中支持乡村教师培训,提升乡村教师专业发展,2016年累积培训中小学教师12.69万人次,其中乡村教师占85%。按照《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深入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和要求,鼓励和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合理流动,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机制保障,目前我省已有44个县(市、区)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验收。

三、质量管理

我省出台了《甘肃省教育厅 甘肃省发展改革委 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改薄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审批权限下发的通知》和《甘肃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管理办法》,文件要求省级负责指导督促全面改薄项目实施,市(州)级负责审批县(市、区)项目实施计划,各县(市、区)负责本县全面改薄项目的组织实施,强化市、县主体责任落实。各市、县依据实际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规范组织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工作。如武威市采取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招投标、统一质量监督监理、统一支付工程资金、统一竣工验收”的五个统一管理制度,对项目建设实行跟踪监管,确保项目质量管理;定西市安定区采取委托代理机构,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全程监理的同时建设单位再确定1名现场监理人员全时段、全过程跟班监理、现场监督,并委托定西市建筑质量管理总站、定西市建筑质量检测中心分别对项目管理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在确保设备设施质量方面,省改薄办根据各县(市、区)实际需求协调加大省级集中采购力度,完成信息化“班班通”设备采购30159套,“课桌椅”采购713000套,“寄宿学生用床”采购50700套,完成资金总额4.96亿元,比项目计划节约资金1.37亿元,确保了设备采购质量,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益。         

四、保障体系

(一)成立专门机构保障项目管理。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面改薄”工作,成立了由副省长任组长,教育、发改、财政等16个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全面改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领导、协调、指导全省“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工作。省教育厅专门抽调在项目管理、基建、财务、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员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全省全面改薄工作具体业务。市、县各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为全面改薄工作的开展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使我省“全面改薄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二)多措并举推进项目实施。我省开发了网络版“甘肃省全面改薄信息管理系统”及手机APP,具备信息采集、计划审核、进度监测、统计分析、数据交换等多项功能,可以实时掌握每一所项目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缺口及改善情况,实时监测各级项目资金去向和使用状态,实时监测每个单体项目形象进度,以此为基础,我们建立了双月报行政核查追踪、改薄系统实时监控、第三方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强力推进项目实施;同时通过项目进度月通报制对资金落实不到位、资金违规使用、项目实施不规范、项目进度慢的县(市、区)进行通报,推进项目实施;通过对项目进度滞后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和教育部门进行约谈,促进项目进度;通过对全国改薄工作现场会四个观摩学校的培育,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地区的项目进程;通过厅长向市(州)、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写信的方式,与当地党政主要领导沟通全面改薄工作,争取当地党政领导对全面改薄工作的支持。正是这一系列有力措施的实施,使我省全面改薄工作进度在全国位居前列。

(三)统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加大各级地方政府统筹力度、统筹了中央改薄专项资金、长效机制资金、藏区寄宿制专项资金、初中工程资金等中央资金,统筹了省级改薄专项资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奖补资金等地方资金,不断加大全面改薄资金投入。我省教育投入连续五年成为全省第一大公共财政支出,在地方财政十分紧张的条件下,三年地方资金投入达到80.6亿元,占总资金55.32%,2014-2016年,中央、地方全面改薄资金投入已到位145.7亿元,占“全面改薄项目”5年规划总投入资金的68.1%,超额完成年度规划总资金目标。

(四)确保资金安全提高使用效益。我省通过全面改薄系统对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逐校开展办学条件缺口分析,将其与全面改薄底线标准相对照,形成了全省全面改薄资金缺口清单,为全面改薄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支撑,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了重要参考。在资金分配上,我省对中央改薄资金采取基础因素、投入因素、绩效及管理因素相结合的“因素分配法”和“重点投向贫困地区原则”统一分配,中央改薄专项资金主要投向全省除未纳入中央资金支持的10个主城区外的共78个县(市、区),在基础因素分配中对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县市区按照在校学生数的120%给予倾斜。在资金使用与管理上严格按照《甘肃省全面改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甘肃省全面改薄项目年度计划审批权下放》等文件执行,未发生影响资金安全等违纪现象。

五、公开公示

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信息公开公示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将全面改薄信息公开工作的时效和质量纳入项目绩效管理。省教育厅通过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专题网开展信息公开工作,定期公布各市(州)工作月报和工作简报;县(市、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门户网站公布全面改薄项目五年规划、年度计划和项目进度;项目学校以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建立健全本校的信息公开管理制度,在醒目位置设立了公开公示栏,通过手机扫描我省统一设计的公开公示栏二维码可实现对每个项目在前期手续、主体施工、竣工验收、决算审计等各阶段的进度查阅。省改薄办将信息公开公示工作的时效和质量纳入项目绩效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全面改薄项目”实施过程的公开、透明。

六、问题与建议

(一)全面改薄资金缺口较大。我省是全国扶贫开发的重点省份,也是一个灾害频发、灾贫叠加的省份,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地方财政自给率低,全面改薄资金缺口较大,根据甘肃省全面改薄摸底排查和测算,我省完成“全面改薄项目”目标任务五年共需投入340亿元。依据可能筹措的资金总量编制的五年项目规划总资金投入214亿元,与目标需求之间的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希望教育部在资金分配时对我省给予倾斜照顾,解决资金缺口,确保我省“全面改薄项目”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二)项目前期审批手续繁杂。全面改薄项目由于单体个数多、资金体量大、项目内容庞杂,前期审批环节多、涉及部门多、占用时间较长,项目实施进度确实存在难以加快的问题。以我省为例,全省平均基建项目前期手续暨招投标共需约150个工作日,设备采购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共需约46个工作日。建议教育部会同发展改革、建设、财政、环保等部门联合出台简化教育建设项目审批的文件,更好地促进项目实施进度。

(三)改薄工作进展不平衡。由于资金投入、认识水平和市(州)自身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我省改薄工作进展很不平衡,河西地区资金投入和工作进展都明显靠前,陇东南地区和民族地区个别市州资金投入和项目进展远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如期完成全面改薄总体任务任重而道远。

(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全面改薄工作开展以来,我省学校办学条件和生活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但由于我省底子薄、基础条件差,和国家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差距较大,教学场所等基础教学设施、宿舍、食堂等基本生活设施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任务还很艰巨,下一步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精细化推进工作,为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