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运:集中全省力量打赢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17.10.2014  09:16

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集中全省力量打赢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王三运

  国务院决定,自今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对贫困群众的特殊关爱,表明了推进扶贫开发的坚强决心。对于甘肃这样一个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欠发达省份来说,搞好“扶贫日”系列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有着更加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视察指导,就加快扶贫开发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贫困地区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要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特别是考核机制”等重要论断和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等重大观点,深刻阐明了扶贫开发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了我国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去年习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特别强调“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要求我们“要有计划、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实,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这些重要指示和要求,为我们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遵循,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真理威力,推动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习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既深刻揭示了扶贫工作的科学规律,又精辟阐述了扶贫攻坚的基本途径,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的部署,凝聚和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紧密结合我省扶贫工作实际,大力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集中全省力量打赢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一、准确把握习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理论行动自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的清醒坚定,才能有行动上的坚决果敢。习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是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领会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不懈地用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要准确把握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政治意义。深刻认识习总书记提出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科学论断,把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把消除贫困作为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贫困群众,进一步筑牢党的执政根基,矢志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要准确把握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战略地位。深刻领会习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重要论述,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全国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摆在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去研究,摆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所急所盼中去谋划,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再提高、发展导向再端正、工作重点再聚焦,确保全省特别是贫困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中不掉队、有作为。

  要准确把握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现实需要。把扶贫开发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提升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平台,按照习总书记“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更多关注困难群众,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示,着力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中把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深厚情感传递给贫困群众,以实际行动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全面认识我省扶贫工作在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激发脱贫致富热情

  甘肃是全国扶贫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之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密结合省情实际和贫困地区发展特征,牢牢扭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目标”,精心打造“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两大抓手”,着力构建行业扶贫、专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工作格局,推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两年来,全省共有2个县、90个乡、1055个村实现整体脱贫,累计减贫29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3.2%下降到26.5%,走出了一条自身特色突出、实际效果明显的扶贫开发之路。

  第一,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拓展工作思路。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的要求,围绕扶贫攻坚“形势怎么看、工作怎么干、保障怎么办”,从省委常委会做起、省级领导同志带头深入到三大片区和插花地区的12个县、20多个村,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集中调研,在此基础上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进行研讨,不仅进一步理清了思路,而且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为科学决策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形势判断上,明确提出“四个尚未根本改变”,即扶贫对象规模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连片特困区域多、制约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的状况,致贫因素复杂、返贫压力大的状况,以及收入差距大、相对贫困凸显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在奋斗目标上,明确“两个高于”的要求,即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速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每年减贫130万人,到2017年实现减贫700万人左右,贫困面下降到8%以下,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在总体思路上,提出“四个坚持、四个注重”,即坚持连片扶贫与插花扶贫两手抓、注重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坚持“输血”与“造血”两手抓、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两手抓、注重发挥惠民政策整体功能,坚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与汇集多方帮扶力量两手抓、注重形成扶贫开发强大合力。在考核评价上,对贫困县由主要考核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成效转变,健全完善考核体系,作出了建档立卡和动态监测管理、“减贫摘帽”激励、干部“逢提必下”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有效提升了扶贫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这些思路举措在全省形成了广泛共识,起到了指导和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作用。

  第二,注重特色实践,着力打造平台载体。一方面,深入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从2012年初开始,组织省市县乡四级1.5万个机关单位、40多万名党员干部对口联系近1.6万个贫困村、67万多户贫困户,深入农村开展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六大任务,帮助群众增智换脑、发展产业,为群众兴办各类实事64.3万件。另一方面,大力开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围绕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一个核心”,做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两个不愁”,落实扶贫对象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大突破”。两大行动的实施,使扶贫重点更聚焦、措施更有力、效果更明显,这两年贫困县农民收入平均增速比全省高出2个百分点左右。

  第三,扭住薄弱环节,积极破解瓶颈制约。立足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单一、农民人均纯收入长期处于全国末位的实际,从破解制约贫困群众增收的根本性、普遍性问题抓起,着力提升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一是提升金融资金的支撑作用,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稳步增长办法,今年省级财政对58个贫困县均衡性转移支付达153亿元、增幅高出非片区县3个百分点,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达到11.5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通过在贫困县建立担保公司、成立农民互助担保基金、发放双联惠农贷款等办法,有效破解了贫困群众贷款难的问题,两年累计发放涉农贷款300多亿元,今年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对贫困地区贷款增加395亿元,高于全省平均贷款增速3.9个百分点。二是提升富民产业的规模水平,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发展草食畜牧、设施蔬菜、优质林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幅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比较效益,去年产业收入占到了贫困农户总收入的40%以上。三是提升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实施了一批农村道路硬化、饮水安全、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重点项目,全省所有乡镇通了水泥路,贫困地区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0%、动力电覆盖率达到60%,特别是从国家开发银行争取了800亿元的信贷额度,专门用于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贫困地区的基础条件显著改善。

  第四,广泛凝聚力量,动员社会各方参与。在加大行政力量推动的同时,充分整合资源,既注重有效发挥专项和行业扶贫的作用,又注重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帮扶贫困地区,实现了从政府主导到“三位一体”的历史性转变。中央单位和兄弟省市倾力支持,36个中央、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全省43个重点县,天津、厦门等兄弟省市长期帮扶我省贫困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建立完善了东西扶贫协作机制,逐步实现了东部与西部、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各类企业和行业协会大力帮助,通过“民企陇上行”行动实现了全国75家商会对口帮扶我省18个贫困县,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5个行业协会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推贫困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无私奉献,工青妇和残联、侨联、台联等组织不断推出针对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等特殊群体的扶贫公益品牌,各阶层各领域爱心人士积极参与爱心捐赠、结对帮扶、公益消费和志愿服务,为社会扶贫汇集了大爱无疆的涓涓细流。

  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存在的差距必须正视。由于自然、历史、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全省仍有552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26.5%,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贫困问题仍然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特别是经过几十年的扶贫开发,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我们必须立足这一现实,从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中总结经验、从广大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从弘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中凝聚力量,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不断把扶贫开发工作推向深入。

  三、不断提升扶贫开发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进一步加快全面小康步伐

  当前,甘肃已经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重要阶段。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扶贫开发,必须把设立全国“扶贫日”作为重大契机,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继续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尽最大努力补足短板,进一步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确保贫困地区到2020年和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要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两轮驱动。从甘肃的实际来看,欠发达的原因之一是体制机制不活、开放程度较低。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必须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加速聚集。在深化改革方面,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继续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开发的有效做法,运用市场手段安排扶贫项目和资金,做到择优立项、先建后补、奖优罚劣;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落实已经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加快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村土地活起来、让农民资产活起来,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扩大开放方面,把经济、文化、生态等战略平台的“金字招牌”最大限度地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从舆论上形成对外开放的氛围,从政策上形成对外开放的条件,从举措上形成对外开放的实效,努力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参与扶贫开发,力争把贫困地区打造成新一轮招商引资的热土。

  二要坚持末端扶贫与源头治贫两头并重。习总书记强调,贫困地区的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的发展还是有问题。我们不仅要进行末端扶贫,解决具体问题、为困难群众办实事,更要进行源头扶贫,激发内生动力,使贫困地区持续稳定致富。要注重整体与局部统筹,围绕深入实施“3341”项目建设工程,既注重畅通贫困地区对外联系的“大通道”,解决“断头路”问题,更注重畅通贫困地区内部的“小静脉”,解决“不通路”的问题;既要积极兴建大型水利工程,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制约,也要科学规划建设“小水利”,打通制约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影响贫困地区发展的现实问题。要注重“输血”与“造血”协同,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把大力发展设施种养业和提升精深加工水平作为主攻方向,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户规模经营水平,让贫困农民从生产、加工、流通的各环节都能获得更多的收益。要注重扶穷与扶智并举,加大对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促进技能培训、就业中介、技能鉴定、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化”,力争使所有适龄农村劳动力都掌握一门实用技能,不断推动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分散短期输出向常年稳定输出转变,大幅度提高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

  三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两手齐抓。我省贫困地区大多处于江河上游、农牧交错区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是脱贫之基、致富之道的理念,把加强贫困地区生态治理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治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为重点,组织实施好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保护好一方碧水蓝天。严格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积极探索有利于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和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真正做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利双赢,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引导贫困地区走出一条绿色富裕之路。

  四要坚持党委政府与社会各界两者合力。搞好扶贫开发工作,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立足有利条件和优势,把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好,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担当、共同奋斗。要创新完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继续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对口支援、外借资源、精准扶贫、督促检查等工作机制,用制度强化保障、推动落实。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大力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创新,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特别是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要广泛动员社会帮扶,充分拓展和挖掘社会扶贫的空间和潜力,不断创新社会扶贫工作的方式方法、制度机制、组织管理,增强社会扶贫的生机与活力,提高动员社会资源参与扶贫的能力和水平,打一场扶贫开发的攻坚战、整体战,确保贫困地区与全省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努力让贫困群众与其他社会成员共同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