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文件袋里装了啥?

03.03.2015  17:51

  中国兰州网3月3日消息  即将参加全国两会的香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就多项推动香港发展与两地合作的课题提出议案、建议和提案。他们关注的焦点大多与近来香港社会热议话题有关。新华社记者采访多位代表及委员,为您梳理他们的所思所想。

  ——讨论优化“一年多次‘个人游’签注”

  香港受惠于“一年多次‘个人游’签注”(“一签多行”)政策,内地访港旅客人次大幅上升,带动香港旅游业及零售业发展,为香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但由于每日有大量旅客访港,香港特区的口岸处理能力受到极大考验,特区内的旅游设施出现接待能力不足问题,各种经济及民生问题相继呈现,旅客也因而未能享受优质的服务。

  为此,香港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都建议优化“一签多行”政策。来自香港最大政团民建联的代表和委员们建议将“一签多行”改为“一签若干行”,具体数字由内地与香港相关部门按实际情况确定,有特殊原因的,如商务、陪带学童等,应另行安排,务求能舒缓香港接待旅客的压力,并同时符合内地旅客享受优质旅游的期望。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认为,香港若以现代化旅游管理模式发展规划边贸城,可有效控制旅客流量及各区的接待能力,这既能带动香港经济,也能保障本地居民的生活空间。

  ——协助香港发展成国家知识与创意中心

  民建联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们建议,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港澳专章中,提出协助香港发展成国家知识与创意中心,重点支持香港文化创意与创新科技相关产业的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协助香港建立原授专利审批制度,并推进与内地的专利审批制度的互认互通;支持香港建立一个覆盖两地市场并连接海外的知识产权管理及贸易平台;研究在香港举办每年一度的中国知识产权进出口交易会;充分利用香港的科研基础和力量推进国家的重要研究项目,并培育相关产业的科研人才;鼓励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研发中心;加强两地相关部门的协调,帮助两地的文化创意及创新科技企业通过香港开拓海外市场,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价值。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廖长江也建议推动香港成为国家的国际知识产权中心。他表示,香港是一个“超级联系人”,要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联系内地和国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