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主体责任落实到“神经末梢” ——全省各级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综述

21.01.2016  17:49

  新年伊始,我省从上到下,再一次拧紧了正风肃纪、反腐惩贪的“螺丝”。1月7日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改个案剖析为群案归类剖析,通过剖析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基层职务犯罪两类典型案件,让省市县乡四级1万多名党员领导干部内心受到极大震撼和警示。

  “不松手、不甩手、不缩手、既挂帅又出征……”2015年以来,省委聚焦构建和全面实施“3783”主体责任体系,着力在细化实化上见真招,在贯彻执行上见真功,在终端显示上见真效,推动主体责任向基层延伸,让群众看得见、享受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果。

拧紧“责任弦”,打好“整体战”

  “上下同欲者胜。”落实主体责任是一场“整体战”,关键是一级对一级负责任,一级给一级压担子,层层传导压力,一直压到最基层。2015年元旦刚过,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就给全省14个市州党委书记压担子:“要以上率下、上下联动,把责任逐级传导到基层、传导到‘神经末梢’,保证从上到下要求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

  省委以实际行动为全省作出了示范和榜样。从1月中下旬开始,一场历时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大考”让各地各部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王三运等14位省委常委、党员副省长带队,全程参加14个市州、42个省直部门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考核,并通过集体约谈被考核单位班子成员、单独约谈一把手的方式,一五一十反馈考核结果,一针见血指出问题,耳提面命督促整改。

  为强化压力传导制度约束力,省委制定了《甘肃省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报告办法》,对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报告的类别、内容、方式、程序、时限等作出了具体规定,进一步靠实了责任。

  针对责任层层递减、上热下冷、上紧下松的现象,省委直面问题,强力打通落实主体责任“最后一公里”。

  省直机关有3500多个基层党组织,4.9万多名党员,省直机关扛起主体责任,对全省的引领作用尤为突出。围绕履行主体责任,2015年,省直机关工委分8期对1300名党支部书记、直属单位党委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对省直部门下属400个基层党组织进行调研督查,促进主体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党支部、每一名党支部书记身上。

  而对于县乡两级基层,王三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专门撰文《立足基层实际贯彻从严治党要求抓住重点领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对基层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进行指导,要求县乡两级重点关注和抓好惠农政策落实、扶贫资金使用、城乡征地拆迁等19个腐败易发多发领域,打好治理基层突出腐败问题攻坚战。

  在省委的示范、带动和指导下,全省各市县、国有企业、大专院校积极行动,推动主体责任向下层层落实,逐步形成了责任到人、压力到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风廉政责任体系。

盯住“关键少数”,管好“最大多数”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落实主体责任,党员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王三运一再强调,要抓带头,抓领头,各级一把手既要率先垂范履职尽责,又要亲力亲为抓好具体指导,以点带面形成完整的责任落实链条和网络。

  2015年,省委、省纪委紧盯“关键少数”,把“一把手”作为“关键的关键”来抓,督促其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发出信号、传导压力,把主体责任落实到人、到岗、到底。

  深入开展党政主要领导“述纪述廉述作风”工作,是省委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为确保“三述”实效,省委对人员确定、征求意见、报告审核、大会述评、成果运用等关键环节都做了严格的制度设计,特别要求“三述”报告主要讲不足、问题和整改措施。

  2015年,省委先后两次“三述”大会,20名市州和省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三述”,并接受监督和测评。

  “我作为市政府班子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对个别官员违纪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对落实‘一岗双责’部署多,督促落实少,存在着流于形式的问题。”“我对业务处室关键岗位责任和压力传导不够”“我在落实主体责任上,有怕伤感情、伤和气的思想障碍”……

  站在测评台上,一个个“三述”对象抛开“面子思维”,坚持问题导向,敞开心扉“自我表白”,“述”红了脸,也“述”出了汗。这是压力的传导、责任的传输、警示的传递,它让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提神醒脑”,产生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

  自上而下,由点及面,“三述”延伸到哪里,主体责任就拓展到哪里。2015年,省委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述纪述廉述作风制度的通知》,将“三述”制度向县区和企事业单位以及省直各部门所属单位和内设机构拓展延伸,实现了全覆盖。“三述”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从探索尝试到全面覆盖,不断健全完善,直接带动了党风政风不断好转。

  和“三述”一样,省委2015年制定实施的《甘肃省省管干部谈话办法》也是紧盯“关键少数”,推动主体责任深入落实的制度安排。该办法确定了责任传导、教育提醒、告诫整改、鼓励鞭策等4种类型谈话,旨在加强对省管干部的教育和管理。

  面对面约谈,实打实督责。据统计,2015年,王三运谈话约谈100多人次,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对发生腐败问题、环保指标未达标、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部门和市州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张晓兰约谈省管领导干部170多人次,省纪委监察厅班子其他成员先后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开展谈话260多人次。

  而在基层,随着谈话约谈工作渐次展开,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零距离”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张掖市经过一年时间的实践,实现了市委书记与县区、部门党委书记约谈全覆盖,市纪委书记与县区、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约谈全覆盖,市委常委同分管联系部门负责人约谈全覆盖,确保压力责任传导到位。

高扬“撒手锏”,问责“糊涂官”

  落实主体责任,既要解决“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更要解决“不想抓、不真抓、抓不好”的问题。省委落实主体措施有力,效果显著,但不可否认,仍有一些“糊涂官”还在当“好好先生”、“甩手掌柜”。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落实主体责任必须强化问责这一倒逼机制,起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挽救一批的作用。”张晓兰每到一地调研,总是如此告诫领导干部。

  2015年,省委、省纪委充分运用责任追究这个“撒手锏”,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倒逼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在对上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中,省委对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发生严重“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嘉峪关、武威两个市,省人社厅、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工信委、省委统战部、省国土资源厅、省交通厅8个省直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评定为“一般”等次,取消了班子及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优资格,并进行了通报批评。

  省纪委在查处违纪案件的同时,认真倒查追究“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的问题。省社保局1名处级干部为其子大办婚宴,省纪委严肃追究了省人社厅党组书记、社保局局长的主体责任,以及派驻纪检组长、副地级纪检监察专员的监督责任。

  各地各部门也纷纷拿起问责利器,对不作为、不担当的领导干部坚决“打板子”。2015年,全省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党员领导干部问责269起432人,把倒逼式追责的震慑力传递到基层干部群众心中。

  而作为责任追究的配套举措,通报曝光也释放出巨大威力。省纪委制定《甘肃省纪检监察机关通报曝光责任追究典型问题办法》,通过《甘肃日报》、甘肃人民广播电台、甘肃电视台、甘肃廉政网“曝光台”专栏,及时通报典型案例,起到了有力的警示作用。

  一次次问责,犹如一声声警钟,让党员领导干部强烈感受到:落实主体责任,是不容推卸的政治责任,必须真正扛起来、落实下去。(记者李天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