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创业咖啡总经理李儒雄:成都将成为中国“硅谷样本”

16.03.2016  09:49
    光谷创业咖啡总经理李儒雄:成都将成为中国“硅谷样本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轻柔的音乐、醇香的咖啡,3D彩绘大黄蜂和齐天大圣破墙而出,寓意“打破传统”……这样的氛围中,几十个创客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讨论着新项目。年轻的创客们身后,是小米董事长雷军和光谷创业咖啡总经理李儒雄的巨幅照片。

    三年前,李儒雄和雷军“职业生涯”第三次联手,在武汉创立光谷创业咖啡,雷军任董事长,李儒雄任总经理。2015年4月,他们将咖啡厅外延的第一枚棋子放在成都,在郫县菁蓉小镇开设落地成都的第一家创业咖啡厅。3000平方米的创业咖啡厅分为三层,一楼是咖啡区,用于思想碰撞;二三楼是创业孵化器,有多间独立的办公室,入驻创业项目。

    3月1日,在成都光谷创业咖啡总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时,李儒雄刚从武汉又一次折回成都。他说,光谷创业咖啡在成都的发展速度太快了,不到一年时间,员工就达到上百人,并在郫县以外的五个区落地,正在孵化的项目有100多个,“成都是一块投资热土,创业环境非常好,政府支持力度大,不但市政府支持,具体到每个区都有落地项目。

    李儒雄本人也是“创业先驱”,他曾一手创立连邦软件连锁,并一度做到行业老大,他本人也先于李彦宏、雷军等荣获“中国软件行业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多年前就曾和雷军联手创业的李儒雄,3年前再次和雷军联手,成立光谷创业咖啡,由“资深创客”变为“创客导师”。

    刚从美国硅谷考察回来的李儒雄表示,中国创客的人力、租金、市场推广等成本远低于美国,且中国市场大,尤其是在消费升级转型期间机会更大,未来中国将出现四五个“硅谷”,而成都将成为其中之一。成都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树立品牌,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双创的“硅谷样本”。

     创新创业将有三大增量

    NBD:光谷创业咖啡在成都发展已经将近一年,这一年发展情况如何?

    李儒雄:我们去年4月初在成都落地,发展速度太快了,我们本身也是创业公司,现在在成都已有员工上百人,除了郫县,在成都天府新区、高新区、金牛区、青羊区等五个区都已落地,孵化的企业超过100个,还做了500多场活动。

    NBD:这一年来,您感觉成都的创业环境有哪些变化?

    李儒雄:成都自身的创新创业环境很好,政府支持力度大、基础设施好、风投和创客都很多,而且双创环境还在不断改善中,现在成都各个区都行动起来了,制定了相应政策,建立了创业平台、创业孵化器等。

    但是,我感觉成都还有潜力可挖掘,目前创业主力以青年为主,我感觉以后会有三个新的增量:一是传统企业的转型,他们在母体内转型有难度,会在新模式、新机制下创新转型;二是大中院校科研院所、军工研究单位创新创业潜力很大;三是大企业去产能、去库存的,创业带动就业。

    NBD:您也刚从硅谷考察回来,对成都的双创还有哪些建议?

    李儒雄:其实中国双创和美国不一样,美国市场已经饱和,创业者商业模式创新较少,主要是技术创新。但中国市场潜力大,商业模式创新还有很多,尤其是消费升级转型,以前是温饱问题,现在追求品质问题,这里面机会很大。

    另外,美国创业成本比中国高很多,美国人工成本、房租成本、推广成本很高,很多美国创客是兼职创业,白天工作,晚上自己创业,一个初创公司三五个人不错了,而中国随便一个初创公司就有十几人。

    中国创业成本低很多,政府支持力度又大,潜力非常大。具体到成都,我认为成都要有国际视野,比如学习硅谷,学习以色列,把他们的先进经验和模式学习过来,然后结合本地特点本土化,进一步树立品牌,把成都打造成为中国双创样本。中国未来可能有四到五个硅谷,成都会成为其中之一。成都创新创业做得好,外地人也会被吸引到成都创业。

     不要为了风投而创业

    NBD:您刚才也提到光谷创业咖啡在成都孵化项目超过100个,有没有印象很深的项目?

    李儒雄:去年有一次在成都参加路演,看到一个“自助洗车”的项目。这是一个曾经在美国留学的学生的项目,当时感觉这个项目不错,路演后叫住他,谈了十几分钟就决定投他,投了几百万元。

    投他的原因有几个,第一、不是烧钱模式,做O2O能赚钱;第二、洗车价格便宜,洗一次八块八;第三、环保,70%水循环利用,未来国家政策上可能还有扶持;第四、便利,不用等,可预约;另外,以后用户多了,可以卖车险,可以做保养、换车座套等汽车后市场,潜力很大。

    NBD:不是每一个项目都能像“自助洗车”一样拿到风投,创业失败的案例可能更多,您对创业者有哪些建议?

    李儒雄:创业者不能完全指望风投,百分之一的创业者能拿到风投就不错了,投资人只会投一些倍增效益的项目,拿不到投资是正常的,不能为了创业而创业,一定要有梦想,且有实现梦想的条件,也不能为了拿到风投而创业,而是因为你的项目做得好,风投才会选择你。

    总的来说,创业成功是小概率事件,万分之一可以上市,千分之一能被收购,百分之五可以活过5年,百分之九十五的企业将成为死掉的“回料”,不过“回料”若再创业,成功率会提高。

     培养天使投资人

    NBD:您刚才也提到,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能拿到风投,融资难也是很多创业者面临的问题。

    李儒雄:能拿到风投的确实是少数,我们现在也在培养天使投资人,并在武汉成立了天使投资人协会,取名“长江天使汇”。很多人手中有钱,就是找不到投资方向,我们就培养天使投资人,每个月做一次大型培训,每月还有2~3次专题路演。

    去年10月份成立时,长江天使汇只有二三十人,现在有两百多人,今年内发展到500人不成问题,这些人主要是企业家,将来我们还要成立天使投资基金或众筹资金,带领更多人做天使投资人。类似的项目,我们目前在成都也正在落地。

    NBD:现在也有很多类似光谷咖啡这样的创业孵化器,有创业者也表示在孵化器中得不到想要的创业指导等服务,您怎么看创业孵化器对于创新创业的意义?

    李儒雄:中国的孵化器确实参差不齐,孵化器本身也是企业,应该有合适的商业模式、准确的定位,明确自身有什么优势、服务什么人群。孵化器管理者本身对创新创业要非常了解,自己要清楚怎么才能创业成功。

    创业受诸多变量的影响,比如孵化+投资的商业模式,孵化器管理者本身也是投资人,要看准项目,提供投资的同时也要给一些资源,提高成功率,孵化器需要帮创业者梳理商业模式,帮他们找合伙人,找高层员工,找资本对接,进行企业式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