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甘肃:打赢脱贫攻坚战

28.01.2016  10:37


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仍是甘肃的基本省情。“十二五”期间,甘肃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8%,贫困发生率由40.5%下降到15%,2015年度减贫100万人,全省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前,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甘肃省要争取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00万人以上。

双联互动,加快脱贫步伐

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的双联活动,是甘肃省委立足脱贫攻坚的新实践,已成为全国叫得响的扶贫攻坚工作品牌,在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据甘肃省委农工办主任周兴福介绍,双联活动凝聚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强大合力,全省各级1.4万多个双联单位联系1.5万多个村,40.8万名双联干部联系101.3万贫困户,8万多名人大代表,1万多名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209家省外单位主动帮扶,将帮扶力量聚焦到建档立卡的6220个贫困户、417万贫困人口上,协同作战,集中发力,精准帮扶。“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劳动力有致富技能”,各级单位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帮助贫困存户制定发展规划,推动促进扶贫对象收入持续增长。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在2015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蹚过深水区,打赢攻坚战,就必须将以往“大水漫灌”或“撒胡椒面”的粗放式扶贫向精准扶贫转变,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思路,集中有限资源和优势兵力,实施定向“喷灌”、定点“滴灌”,帮助贫困群众“换脑、增智、造血、夯基、融资”,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致富不罢休。

整合资源,推进富民产业发展

张掖市市长黄泽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农民在山旱地种小麦,一亩地最多收入600元,现在引进了双孢菇大棚,一亩地纯收入可以达到2万元,相当于以前种30亩山旱地小麦。加之张掖气候冷凉非常适宜双孢菇生长,原来不适宜其他作物生长的气候劣势转换成优势,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着力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助推甘肃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突破。甘肃省先后整合9.35亿元农牧业发展资金用于富民产业,2015年贫困地区新增特色优势产业面积96.9万亩。如今,草食畜、马铃薯、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富民特色优势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提供了约三分之二的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在贫困村找到适合的富民产业,要根据市场需求,按照市场化、精准化的思路确定地域特色凸显、市场优势突出的富民产业,做精产品,不断引进新品种。”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韩临广说。

驻村帮扶,聚焦政策落实

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到贫困村,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是加强脱贫攻坚最前沿力量的务实举措,是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的有效‘管道’。”周兴福介绍。临洮县在成立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同时,又成立了六个产业服务队,覆盖蔬菜、马铃薯、中药材、养殖业、花卉等生产领域,并且在每一个村进行巡回技术培训,与工作队的成员一同指导农民进行产业生产。周兴福说,2015年,甘肃省构建了有效落实精准扶贫的工作“管道”,联村单位牵头,整合双联干部、挂职村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县乡包村干部,由在全省6220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全部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选派工作队员27815名,平均每个工作队4.5人,做精准扶贫的脱贫指导员、项目实施的协调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贫困群众的服务员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员,扎实推进各项帮扶任务的落实。甘肃省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扶贫攻坚作为甘肃的最大任务,争取2016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00万人以上,争取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当前,甘肃正处于扶贫开发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未来,甘肃将继续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一号”工程,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王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