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园大败局:无疾而终者不在少数

08.05.2015  11:35

   成都双流的太阳能聚光伏产业园

  2011年,汉龙集团高调宣布,将投资76亿元在成都双流建设太阳能聚光伏产业园,被宣传为全球最大的聚光伏产业园。但是,随着光伏产业进入低谷和汉龙集团董事长刘汉被捕,多年来产业园一直进展缓慢。

  解读:即使是在刘汉确定被调查之前,汉龙的光伏之路就已经不被看好。汉龙称其选择的聚光伏产品是“第三代光伏发电技术”,但是遭到行业质疑。

   江西新余的赛维LDK产业园

  占地约500余亩的赛维LDK多晶硅片四期生产线扩建项目,2009年11月27日开工建设。该工程投资120万元/亩,总投资约6.3亿元。这一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多晶硅项目,在2012年投产后,由于成本出现倒挂而被迫停产至今。

  解读:在经历了光伏危机之后,江西新余高新区领导已经形成了共识,不能再做“一业独大”的产业布局。

   上海奉贤区的超日光伏产业园

  从2003到2013年,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然后从高峰落入低谷,10年时间,超日太阳上演着企业存亡的生死时速。

  解读:上海市政府介入光伏企业危机的做法是:不承诺、不注资,依据市场规则处理企业债务危机。

   江苏无锡的尚德太阳能光伏产业园

  从“天堂”到“地狱”,对于号称中国光伏帝国的无锡尚德来说,只有短短8年时间。2013年3月20日,无锡尚德宣布破产重整。

  解读:政府对光伏企业的助推,导致企业好大喜功,降低了对市场风险和低谷的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