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甘肃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发展养老服务业

14.10.2014  17:43
本报记者 张馨允 通讯员 焦刚

  最近,记者从甘肃获悉,天水麦积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项目已完成1.6 亿元的工程量,其中社会资本投入1亿元。这是甘肃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成果。

  甘肃是一个欠发达省份,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目前,全省60 岁以上老年人达348 万,占总人口的13.4%,预计2020 年将达到424 万,养老矛盾十分突出。针对这一省情,近年来,甘肃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注重借助社会力量,着力破解养老服务难题,使养老服务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注重创制引领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发展政策

  市场主体发育迟缓、社会办养老机构少是甘肃发展养老服务业面临的瓶颈问题之一。去年9 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该省围绕其提出的“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的主体”,派出工作组进行深入调研,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完善了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金融支持、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财政投入、人才支撑等5 个方面的优惠政策。提出从2014 年起,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给予新建房屋床位每张1 万元、租赁房屋床位每张4000 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同时,出台了《甘肃省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权下放到县级民政部门,床位下限由原来不低于30 张降低至10 张以上,取消了养老服务机构设立许可前置审查。

  着眼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该省立足社区养老投资少、见效快、财政负担轻等特点,2012 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建设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的意见》,提出到“ 十二五”末,全省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60%的城市社区;每年建成幸福院1000 个以上,设置床位1 万张以上。这两个意见的出台,使全省养老床位迅速增加到6.25 万张,每千名老年人达到17.9 张。今年9 月,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以“打造一个平台、强化两个支撑、抓好三个关键、提供四项服务、做到五个统一”为主要内容的“12345 工程”,争取到2017 年全省各市州均建立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到2020年实现“15 分钟养老服务圈”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

  为切实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该省建立了城市“三无”老人供养自然增长和动态调整机制,连续8 年提高农村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同时,还于2009 年建立了90 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制度,今年6 月又将这一制度扩大到80 岁以上老年人,对100 岁以上、90-99 岁、80-89 岁的老年人每年分别给予1200 元、720元、300 元的高龄补贴,全省受益人群约28 万人。

   运用市场机制努力满足多元养老服务需求

  居家养老是养老服务的大头,其提供主体得靠市场和社会。基于这一认识,该省从2009 年开始,指导兰州市城关区建成了没有围墙的“虚拟养老院”,支持多元主体举办面向居家老人的生活照料、保健康复、心理慰藉、家政服务、日常陪护、临终关怀等服务项目,并逐步扩展到兰州市8 个县区。目前,全市“ 虚拟养老院”已吸纳加盟服务企业253 家,提供服务11 大类230 多项,服务老年人22 万。去年以来,该省又指导兰州重点抓了“ 一机、一卡、一平台”建设,即研发了一部老年人专用手机,将“ 兰州市民卡”与“ 虚拟养老一卡通”结合推出了“ 虚拟养老院兰州市民卡”,初步完成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目前,他们正在推广兰州市做法,按照“ 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原则,在全省范围内搭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实行“以奖代补”,是该省拉动各地政府和社会加大养老服务投入的又一举措。2012 和2013 两年间,该省建成城市日间照料中心373 个、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2286 个,省上“以奖代补”投入近1 亿元。今年,该省又把“建成100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1000 个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纳入为民办实事任务,各地建成后由省财政分别奖励30 万元、3 万元。目前,已落实奖补资金7054 万元。通过以奖代补,大大激发了各地建设的积极性,一些市州除完成省上下达的任务外,又额外确定建设计划加以推进。

  为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该省建立了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市场化运营、股份制合作的养老机构设施建设运营模式。正在建设的天水麦积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总投资6 亿元,其中社会资本就占5 亿元。临夏市国家级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性社会福利服务示范区,通过政策扶持、招商引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占地55 亩、设置床位800 张的核心项目已完工,部分已运营。其他各地也引入社会资本,正在建设市一级较大规模的示范性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