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施暴凸显农村教育缺失

10.07.2014  20:44

  6月28日下午,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柏树乡柏树村,8岁男孩晓辉(化名),被几名闲来无事的同学,强行叫到3公里外的永宁寨村,最终被11人围殴致昏迷,后经抢救无效身亡。据了解,涉事的11名同学,均不满14周岁。(7月9日京华时报)

  8岁的晓辉惨死在11名同伴的残暴中,我们在为逝者痛心之余,也为施虐者的残暴感到揪心。透过这起残暴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在农村儿童教育当中,存在一些空白区,亟待各方面共同努力予以完善。

  首先是家庭教育缺失。受害者晓辉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由祖辈照顾。晓辉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家长疏于沟通。比如晓辉曾偷钱去贿赂施暴者东东,家人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发现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施暴者东东的父母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养育孩子,即使面对晓辉举报东东勒索65元钱,其母亲也只采取打两巴掌的粗暴方式来对待,而不是从法律的角度说服教育。

  二是学校教育不够。学校对于东东的不良行为有所觉察,但教育引导不够,也没能很好地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好东东。此外,学校对学生缺乏应对暴力行为的教育,孩子遭遇暴力事件不知道如何应对和求助,无形之中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

  三是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足。农村儿童除了学校的教育之外,缺少社会教育资源。孩子除了学习文化知识,没有学习如何做人和公德教育的渠道,更没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填充单调的生活。这才导致他们把模仿电视剧中的残暴镜头当成乐趣,以排解生活中的寂寞。

  农村儿童教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求,致使像东东一样的孩子得不到很好的教育与引导,分不清什么是对与错,分不清疯闹与违法,才发生晓辉被残害这样的惨案。晓辉被残害了,谁又能说施暴的东东等11名儿童不是受害者呢?那种负罪感,将会伴随他们终生。

  重视农村儿童的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家长、学校、社会应多方齐抓共管,提高对儿童教育的认识,采取多种渠道和手段,加强教育和监管,让孩子在健康的教育环境之下成长,避免类似残暴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