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首次集中披露涉及儿童图像的20副壁画场景

03.06.2015  18:12

化生童子-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初唐    (孙志军  摄)

人民网兰州6月1日电(银燕 实习生 席娟娟)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敦煌研究院首次向网络媒体集中披露涉及儿童图像的20副壁画场景,以展现我国古代儿童丰富多彩的童趣生活,去追寻佛经故事中折射出的那些早已在我们记忆中失去的儿时欢乐。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据初步统计,其中有儿童图像的洞窟183个,约占洞窟总数的37%。时间从北朝到元代时期,跨度长达千年。

据了解,此次展现的20副壁画场景,主要是北朝到元代时期的,包括新生命的诞生及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化生童子的出现及对儿童生命本真的赞扬,伦理亲情下的儿童生活及游戏中的快乐童年,拜师求学,童子礼佛等。这些众多儿童图像,反映了中古时期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一部中古儿童生活史。

据敦煌研究院消息称,在莫高窟儿童壁画中,北朝至隋代的儿童图像主要出现在佛教本生、因缘及佛传故事画当中,人物很小,形像简单,大多用线条粗略勾勒,类似漫画或示意图,主要是为了表现故事情节,只有个别洞窟中的儿童形象较为逼真。唐前期(吐蕃统治敦煌前)的壁画中,随着经变画的出现及净土思想的流行,儿童图像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儿童形象逐步脱离宗教色彩,越来越向世俗生活方向发展。晚唐五代的壁画中,不仅儿童形象的壁画题材更加增多,而且儿童形象也出现了程式化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