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周刊:神经康复为患者生命助力二

30.05.2014  20:35

神经康复为患者生命助力

——走进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宣传报道之神经康复科二

本报记者 颜岩  特约记者  张健敏

正是暮春时节,暖风和煦,记者走进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神经康复科,明亮干净的走廊、微笑而过的护士,病房中,治疗师正在详细询问患者的康复情况……一幅生动的医患关系的和谐画面就在眼前。记者在采访时还发现,由于近年来该科在医疗质量、技术与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提升,很多患者慕名而来,现有的50张病床常处于爆满状态。

据了解,神经康复科是医院重点打造的科室之一。该科始终把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奉献给病人,努力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让患者安安心心治好病,快快乐乐回家去。在神经康复治疗技术方面,该科室坚持发展自己的特色,不断探索研究,不仅努力完善自己,还进一步推动了康复事业在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发展。

失语者:“我最喜欢去言语治疗室学说话了”

就在采访神经康复科冯海霞主任之时,耳边传来阵阵歌声。诧异之际,冯主任告诉记者,这是因脑损伤后造成言语认知功能障碍病人的言语治疗室,其中就有学唱歌曲这一项,通过专业治疗师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恢复病人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同时唤回他们的自信和希望。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一个人的言语障碍呢?冯主任介绍说,脑部器质性疾病是引起言语障碍的主要原因,也是脑损伤病人的常见功能障碍。各种累及语言中枢的脑损害都会导致言语功能异常,会出现听、说、读、写方面的问题。言语交流障碍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久而久之,患者会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甚至导致心理障碍。因此,要提高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应尽早进行言语认知康复训练,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言语功能康复治疗。

据了解,神经康复科通过言语治疗师对各种类型失语症的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后,进行针对性的言语治疗。采用较先进的软件评估治疗系统对言语障碍的患者,进行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个体化的方案,结合患者的接受程度,治疗从简到难,充分调动患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经过治疗,各类失语症患者的言语表达、听理解和与他人的交流能力等都会提高。

“我最喜欢去言语治疗室学说话了”,来自天水的患者李女士今年64岁,她告诉记者,年初自己因脑栓塞发作被家人送到兰大一院抢救治疗,经初步鉴定,由于年龄大,脑部受伤面积大,肢体与语言功能受到重创,重新说话希望渺茫。15天后,又被送到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接受康复治疗。

“如果不到这儿来,情况一定乐观不起来。”李女士的老伴动情的说,“刚来的时候,她全身插满了管子:氧气管、导尿管、输液管、监护仪……整个人完全瘫在床上,表情呆滞,连点只字片言也没有。经过言语治疗师耐心的训练,一周后她就能简单说出自己想吃什么饭、要干什么。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还进行肢体功能恢复训练,从被动到主动,现在她能站起来慢慢走几步,更让人欣慰的是她终于能够自主的表达内心并与我进行交流了。”

自开展言语治疗以来,神经康复科已收治近五百例失语症患者,效果如何,那堆放在办公桌上的一封封感谢信和墙上一面面锦旗就是最好的见证。

儿子:“ 吞咽功能训练挽回了83岁老父亲的生命

最近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无不令观众垂涎三尺,萌生大朵快颐的冲动。民以食为天,确实如此。然而,谁能体会望食兴叹、无法进食的痛苦?甚至还要承受生命之烛随时可能熄灭的恐惧?神经康复科的吞咽功能障碍治疗师们,正感同身受着患者的不幸遭遇…..

冯主任告诉记者,脑血管病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四高”特性,无情的折磨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其中致残后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由于支配吞咽肌群的神经发生病变,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无法取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造成脱水、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的早期康复效果;由于误吸,造成反复肺部感染,严重者会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的全面康复而言,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尤其重要。

那么,如何让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恢复正常的吞咽功能呢?冯主任介绍说,首先通过饮水试验和吞咽造影评估患者,再为患者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包括一对一手法功能训练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喂食指导,保证患者的安全进食,预防因误吸而致的肺部感染,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恢复患者体能,为进一步的运动治疗创造条件。

“这个医院确实有办法。那些所谓的江湖偏方都是骗人的,找对才有效。”来自酒泉的刘先生连声赞叹。他的父亲是老革命,今年83岁。不久前和老友一起打扑克,突发脑溢血,急送当地医院抢救,控制住病情后立即送到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救治。“父亲刚来时,整整26天,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由于发病后引发了肺部感染,造成吞咽功能障碍。科室医生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从3毫升水到5毫升再到9毫升,明天父亲就可以自己吃饭。”

“这里的服务充满了人性化。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充满了爱心,可以说父亲能这么快从鬼门关返回来,除了医生的高超医术,精神力量也起了很大作用。老人年龄大了,病魔让他焦躁难忍,脾气很大,一次他自己一气之下拔了输液管,医生护士立刻像哄小孩一样,安慰他,鼓励他,才使他安下心来接受治疗。”

据了解,该科自开展吞咽障碍治疗以来共诊治病人240余人,治愈率达到94%以上,帮助患者重新回归社会。

妻子:“躺着进来的爱人站了起来,我们这个家又将充满阳光”

在康复治疗室,记者见到来自临夏的马女士,她正陪着爱人接受肢体训练,一脸灿烂的她告诉记者,再过两天爱人就可以出院了。

“几个月前爱人突然发病,我觉得天都要塌了。”谈到当初的心情,马女士唏嘘不已。自己的爱人才50岁,在单位上班时,因高血压突发脑溢血,深度昏迷,在当地医院监护两个月后,转到康复中心医院。

“在来这里以前,亲戚朋友劝我说,这个病就是要多活动,多锻炼,你别听大夫的话,在家就可以。我半信半疑,其实也很煎熬,最后我狠下心,就听一次大夫的话。结果不曾想,在这里治疗不到一个星期爱人就坐了起来!除了药物治疗,每天都有专业治疗师来进行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一个月后,爱人就站了起来。亲戚、朋友听说后,都专程跑来看望他。”马女士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里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患者解忧,让我们这个家又充满阳光。”

冯主任告诉记者,临床上像马女士爱人的这种情况还很多。现代生活高节奏、压力大,加之疾病谱的变化,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卒中又是高致残性疾病,该病所致的肢体瘫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步行能力和日常活动,明显降低了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总结,神经康复科现已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神经康复治疗和护理技术,如良姿位的摆放、日常生活能力指导、直肠膀胱功能训练指导、肢体运动治疗等。如果家人及朋友不幸发生脑中风、一定要在病情平稳后及时的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为患者今后的幸福人生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冯主任介绍说,神经康复科收住的患者以脑血管病恢复期、颅脑损伤恢复期、脊髓损伤恢复期的患者居多,大多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会出现肌肉的痉挛,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多年来,该科室对此类患者采用阶梯式抗痉挛处理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口服降痉挛药物副作用大,且有一部分患者痉挛改善不明显,所以从2010年开始,对痉挛肌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后对下肢进行支具矫形器牵拉,保持足的中立位,上下肢进行强化康复训练及物理因子治疗,患者的肌痉挛都会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该治疗技术具有局限性,肉毒毒素最大注射剂量400-600 U/次,并且不能在短期内追加注射,以避免产生抗体,影响药物作用。如果需要治疗的肌肉过多或过大,治疗剂量受到限制。为了能够一次性改善患者的多处肌肉痉挛,该科从2014年开始,肉毒素联合神经干无水乙醇神经溶解技术,能够一次性处理患者的全身多处痉挛,从处理“一片”到处理“一群”,既节约费用,效果也很显著。此项技术填补了甘肃省内的医疗技术空白。

据了解,近三年神经康复科总共收治类似疾病患者2000余例,其中95%以上的患者都能“推着进来、走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