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巷停车位已划出但绝大多数是收费的

06.01.2015  04:27

畅家巷里停放的一辆车上已经放了4张记录停车日期的小纸条

许多单行道小巷里都设有临时停车的标示牌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晓刚文/图)“停车车位严禁私自占有使用,小街巷设置的车位不得收费。2015年底,所有具备条件的城区小街巷全部实现单向通行,非主次干道实行单向路侧停车。”2014年12月28日,本报对省公安厅出台的《改善城市道路微循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实施办法(试行)》等服务民生五大行动进行了详细解读。对于公安厅推行的这一便民措施,连日来市民纷纷点赞。但记者走访发现,虽然许多小街巷都已划出了停车位,但绝大多数是收费的。

    A

    走访

    小街巷停车位大多数要收费

    公安厅的这项便民措施出台已经10天了,昨天记者采访市区的小街巷后发现,大多数小街巷的停车泊位确实都已经施划到位,只不过绝大多数是收费的。“这项措施确实得民心,如果落实到位,仅仅停车费,每个月都会为老百姓节省三五百元。”在大众巷里一家公司上班的李先生,提起停车费,可谓一肚子“苦水”。他家住在安宁,因为没有顺路车,加之赶公交很辛苦,所以每天都开车上下班。可是大众巷一直都有人在收费,仅仅停车费一项,几乎每个月他都要多开支200多元。大众巷里小吃众多,许多外地朋友或者本地居民都慕名而来,可是吃个牛肉面都要多掏3至5元的停车费,一顿早餐加上停车费要花费将近20元,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确实是“豪华餐”。其实不仅仅是大众巷,我市许多小街巷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B

    收费员

    居民很抵触收费不容易

    昨天,记者在畅家巷看到,巷子口的一个电线杆上张贴着一份“兰州市城关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辖区街巷内设置停车位进行统一管理的公告”。该公告显示,施划的停车泊位由城关区执法局统一监管,按“二类路段”收费标准执行。据一位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白天一小时收费3元,超过一小时叠加2元,过夜收费4元。“确实不好收,我在这里一天了,只收了十几元钱。”这位收费员坦言,这里居民们的抵触情绪很大,尤其是长期在这里居住停车的居民们,根本不交费。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车辆上都放着小纸条,上面显示停车的日期和时间。“这些车都停了一天了,始终没有人来。”而有几辆车上,标注日期的小纸条已经有四五张了。

    C

    居民

    收费行为让人很不理解

    “如果天天收,我一个月挣的钱都交了停车费了。”一位在该巷子里做生意的刘先生说,政府设立单行道,施划停车位就是为了方便市民。他自己每天一大早都要开车拉货来这里经营,如果按小时收费,仅仅停车费,每月就要多出一千多元的开支。对于公安厅出台的这项便民措施,刘先生举双手赞成。“其实政府部门施划了停车泊位后,大家都能自觉遵守秩序,并不会乱停车的。”记者在其他小街巷看到,但凡有停车泊位的地方,机动车都整齐地停放在停车位上。倒是一些收费的小巷子里,收费人员为了能多停车可谓“煞费苦心”,许多机动车都是“头对头”停放,如果要出车,势必因为掉头而造成拥堵或者刮擦。

    在鼓楼巷也存在相同的问题。记者在该条道路上看到,马路的南侧已经全部施划了停车泊位。记者了解到,这里停车一小时4元,每超过一小时增加3元。“政府好不容易取消了马路市场,退市还路,眼看着能停车了,结果又开始收费了,而且收费还不低。”鼓楼巷居民王先生对收费一事表示很不理解。和这位王先生想法一样,鼓楼巷的许多居民认为如果再碰到收费人员来,一定会依据公安厅的这项规定进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