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确保一季度良好开局的通知

04.03.2015  13:23

 

各市、州工信委,各重点企业: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也是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工业经济运行工作对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意义重大。当前,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面临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各市州工信委和重点企业要切实增强做好工业稳定增长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做好一季度工作,千方百计实现工业发展“开门红”,为确保完成全年工业增长目标和各项任务赢得主动,奠定基础。现就做好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工作通知如下。

        一、靠实责任,确保实现工业稳定增长目标。各市州工信委和重点企业要把确保工业稳定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所有工作的重心和精力,都要向促进工业稳定增长倾斜。要积极整合用好各类政策和资金,引导支持工业稳定增长,确保圆满完成工业经济增长目标。省政府已按照“保9争10”的工业增长目标对市州进行细化分解,各市州要将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区,层层传导压力,落实目标责任。

二、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好春节前后工业企业生产。要做好工业经济运行安排,帮助和引导企业做好春节前后的生产组织,积极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连续性生产企业以及有订单、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要确保满发满开。放假的企业要安排好设备检修和维护,节后尽快启动和恢复生产。针对危及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要认真组织好安全生产检查,排查隐患,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重视和做好春节期间职工的生活安排,帮助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

三、多措并举,积极支持有潜力企业加快发展。各市州工信委要对具有发展潜力增长点的企业进行重点跟踪,支持和帮助这些企业安排好一季度生产经营,做好排产协调等工作,并及时准确反映经济运行成果。要大力支持企业开拓市场,积极引导企业开发适应市场、高品质、个性化产品,着力挖掘企业和市场潜力。

四、调整结构,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狠抓已签约项目落地等工作,增强工业增长后劲。要建立“规上转规上”后备工业企业信息库,狠抓培育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0条”扶持政策的落实。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增长点跟踪,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培育壮大,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要充分利用中欧班列开行,积极开拓中亚、欧洲市场,发展外向经济。深入推动两化融合,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形成一批新产业、新业态。要量化引导各方面更加关注运行质量,在实现工业提质增效的同时,增强工业内生发展动力。

五、强化协调,确保工业领域要素保障。加强运行监测协调,密切关注工业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掌握市场变化,努力为企业复产或开足马力生产创造条件。要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搞好工业领域煤电油气运和重要生产资料等运行要素的保障协调,支持重点企业扩大用电量,推动实施“一口价”新管内、新直通和中小企业108个品类批量货物的运价优惠政策。要认真做好已有应对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事件等应急预案相应准备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准备、早处理。针对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的状况,要积极研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可操作、切实管用的措施,做好政策储备,帮助企业克服困难。要全力做好化肥、农药、农膜等支农物资的生产,确保春耕备耕供给。

六、加强督查,切实保障国家和省上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各市州要加大督查检查力度,确保国家及省上支持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见到实效。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格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尽快公布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清单,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长效机制。要加强银企对接和融资担保工作,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支持担保机构服务中小企业政策措施,切实防范化解融资担保领域风险。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提高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能力。

七、强化预警,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和信息报送工作。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和先行指标变化情况,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强化生产调度和协调,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经济运行信息沟通,做好相关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加强对企业节日生产、生活情况的摸底排查和组织调度,坚持节日值班制度。各市州工信委和重点企业要及时报送工业运行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各市州工信委务必于2月26日前报送本地区半停产和停产企业的开工情况、工业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本地区今年拟出台促进工业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和有关建议等。

联系方式:闫铁栓    0931-4609265  [email protected]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5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