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合格驻村干部凡事要踏实

13.07.2015  03:12

    在双联行动中,驻村干部直接与广大群众接触,工作如何不仅关系到党的形象,也事关贫困村民能否脱贫致富,这就提出了如何做合格驻村干部的问题。结合榆中农村实际和驻村实践,我认为至少应从四个方面去努力。

    要吃透政策、准确把握双联行动的总体思路。双联开展以来,尽管省市县做了周密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行动计划,但仍有干部认识不足,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很难在群众中树立威信,更谈不上带动作用。因此,要把加强学习作为一项政治责任来抓,除了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时要及时掌握双联行动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必须学深学透学扎实,把握精神实质、明确部署要求,按照省委提出的落实“六大任务”、打造“三大工程”的要求,以及围绕市委提出的“三年脱贫,提前四年建成全面小康”的目标,谋划好驻村工作。

    要吃住在村、确保整个行动任务不走过场。部分驻村干部“车来车往”,驻村期间只是象征性地在村上转一圈,为的是完成文件中下达的下乡“次数”。入户走访只是为了应付填表,对村情民意的走访调查不深入。有些干部能够“待得住”却未必能够“待得好”,“一杯茶一包烟、一部手机看半天”。有些干部对饮食住宿、办公室条件不满意,到处抱怨,不能以人为本,对农民的疾苦冷漠,不能与群众心连心,村里有多少困难户、多少党员皆不清楚。想得壮志凌云,却不能脚踏实地,整天夸夸其谈不干正事,为应付检查就生搬硬套。针对这些,有必要开展教育督查工作,教育驻村干部转变观念、树立起真抓实干的决心。

    要善于沟通、不能高高在上自以为是。部分驻村干部存在“做官”现象,虽为少数但影响十分恶劣。他们把农民看成是管理、教育或发泄的对象,总是一副钦差大臣的派头。驻村干部在驻村时,应向群众学习,平等相待,多深入农户、与村民谈心,了解其所想所求所盼,搞好社情民意调研。可以设立“驻村干部接待日”,多与党员、群众座谈;也可发放“村情民意调查表”,以获取信息加快工作进程;再就是多走访老党员、老支书、老主任等村中的代表,他们不仅德高望重,而且是村里的“活字典”,这是开展工作的突破口。要与农民交朋友,建立感情,发挥自身一技之长,为民办实事好事,当然也要量力而行。

    要结合实际、实实在在解决群众难题。驻村干部缺乏创新思维,总是在客观方面找原因。从驻村日记、摸底表内容可以看出,“缺资金”几乎成了每个村、每一户存在的问题,形成了有资金就有办法、无资金就无办法的定式。部分驻村干部刚开始雄心勃勃,入驻后发现问题远比想象复杂,就开始泄气埋怨或打退堂鼓,工作存在虎头蛇尾现象。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驻村干部要从群众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如自来水工程、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慰问等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民多办实事好事。同时要结合实际,不要盲目引导群众上马相关工程,充分发挥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地位,重视民声意愿,不给村民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