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倡健全机制 打破科技成果转化“哑铃结构”

17.01.2016  10:34

    原标题:政协委员倡健全机制 打破科技成果转化“哑铃结构

    中新网兰州1月17日电(杨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亦是此间甘肃“两会”上的热议话题。

    16日,甘肃省省长刘伟平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披露,甘肃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0年的42.5%提高到50.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9件,是2010年的3.53倍,科技进步综合指数从全国的25位提高到19位。

    对于甘肃科技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具有的优势,甘肃政协委员、甘肃省科技厅厅长李文卿也是颇感自豪。他认为,甘肃在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等方面,发展得很不错,可是科学与经济始终是“两张皮”,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大量的创新成果无法就地转化,形成生产力,从而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

    “这是我们的短板和硬伤。”李文卿表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保障机制欠缺,缺乏统筹管理,将政府政策与市场需求很好地对接起来,是制约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

    而作为企业代表,甘肃政协委员、甘肃易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宏则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他将这一问题形象地称之为“哑铃结构”。哑铃的两边分别是甘肃的科研能力和市场的科技创新需求,而中间连接的通道却是不畅通的,甘肃缺乏市场化的环节,市场分布、内外向比重等商业模式的模糊不确定,让亟需科技创新成果的企业与累累的科研技术,缺少连接的渠道。

    “商业化创新的观念、头脑、体制,它是配套发展的,不能分割开来”,洪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甘肃应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下,做好制度创新,成立能够整合社会资源,统筹推动商业模式落地,破解瓶颈的机构,做好科研与市场的对接工作。

    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科研院所承担着平台的作用。甘肃政协委员、甘肃省科学院院长高世铭则在自己的提案中指出,要通过建设甘肃省科学院高技术产业园,打造兰白科技创新实验区“园中园”,为甘肃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打造新的发展平台。

    高世铭认为,建设高技术产业园,除了在技术上取得突破之外,还能够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从而促进甘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

( 编辑: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