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互联网+”提速“双创”步伐

21.12.2015  19:14

互联网的发展给百姓的衣食住行带来了看得见、摸的着、说得出的便利,电商的火爆让创业团体遍地开花,更是催生了一大批“创客”。甘肃省借力互联网+平台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提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步伐。

李治就是这群年轻“创客”里面的一位。今年年初,高台县建起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免费给“创客”提供办公场地和贴息贷款扶持。一直想开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李治,毫不犹豫地入驻产业园,创办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

(高台县合创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人 李治):“未来不管任何工作方面还是生活方面,可能跟互联网是息息相关的,所以,通过这个平台,自己在事业上能够有一个发展。”

眼前这位80后的小伙子叫王忠贤,因为经常上网购物,互联网的方便快捷让他深有体会,于是便想开一家自己的网店。在合水县电子商务民俗文化创业园的帮助下,王忠贤圆了自己的创业梦。

(甘肃馋嘴坊商贸有限公司经理 王忠贤):“(创业园)免费提供办公场所、电费、网费,一年下来节约近2万元。”

武威市凉州区80后青年孙多平2014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老家,借助电商平台,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在网上卖起了农产品。刚开始订单不多,但是他坚信:只要有买家,生意就能往下做。打开创业思路的孙多平用自家的养殖场养起了土鸡和鸽子,搭建起网络视频平台,全程监控散养土鸡、鸽子的喂养过程。两年下来,孙多平通过电商平台找到了“淘金”的门路。

(武威市云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 孙多平):“店铺的访问量每天能达到800多人,每天的交易额就在5000元左右,像双十一大促销,订单就更多了,一般都是两三万。”

踏实能干的孙多平觉得:一人富了不算富,能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才是真正的富。于是,他开始吸收合作社的社员,免费提供场地让大家养鸡,再放到电商平台上销售。

(武威市凉州区清水乡王锐村村民 蔡桂英):“8月份基本上投的3万元的本钱就出来了,再就剩下的这三个月的时间就出了两万过点,下来(收入)也好着呢。”

(武威市云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 孙多平):“我就利用我们电商平台,把他们辛勤劳作的这些东西卖出去,解决他们销售难的问题,还要卖出个好价格,让他们敢养敢种,彻彻底底带动周边农户致富。”

在天水市,一些80、90后的年轻创客们,无论是搞创业还是做公益,众筹这种创业创意的新玩法开始在他们中风靡起来,让创业者梦想成真。大学毕业三年的虎君和几个同学就是靠众筹的创业理念开起了火锅店,创业之初,他们发起了“消费合伙人招募”活动,火锅店在1万份股权中稀释出4000份股权,以每股500元公开销售。

(天水市手牵手众筹网负责人 吕彦虎):“这都是一个创新,第一给火锅店这个股权众筹提供了一个合法的平台,让它迅速的释放股权,第二是给它锁定了一些客户群体。”

定西蚁巢(青年)众创空间,作为定西市第一家青年创业公益服务平台,成为入选的首批省级众创空间。平台为广大青年提供创业孵化、导师帮带、项目推荐、融资众筹等各项服务,现拥有孵化空间12个、孵化工位200个及创业加油站、电商沙龙、蚁巢咖啡馆等,有效带动了广大青年群体创新创业发展。

(定西汇航企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 陈耀温):“这个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和更多创业者一起交流,一起沟通的机会,在实现资源整合的同时,也让我们少走了很多的弯路。”

甘肃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创业者提供资金、创业辅导、合作对接等多元化的服务支持,帮助具有创新力、成长力、有思想的新锐创业者快速成长。,我省不断优化创新电子商务创业的发展环境,构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众创空间,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态势和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