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技之长 促收入倍增 ——临夏州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调查
临夏回族自治州把提升农民工就业技能作为推动劳务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培训促输转,培训人员21万人次,带动务工农民数量增加到49万多人,去年实现劳务收入突破60亿元大关,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28万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劳务收入撑起了农民收入的“半边天”。
整合资源配置 开展多元培训
5月4日,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揭牌,成为临夏州唯一普通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首批开设商务阿拉伯语、汽车检测与维修、学前教育、护理、口腔医学技术等5个就业前景好的高职专业,之后将逐步开设畜牧兽医、园艺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清真)、康复治疗技术、文秘等专业。以此为龙头,以州县市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劳务培训基地为延伸,临夏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规模达到222家,还涌现出25所民办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及广河诚德职业技术学校、临夏金蓝翔技能培训学校等一批民间培训机构,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了保障。
依托职业技能培训资源配置,临夏州委州政府先后出台推动全民创业促进社会就业的各项政策规定,制定劳务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办法、劳务培训效果考核办法和劳务培训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设立创业创新专项奖励资金,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及民间组织培训资金,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对有培训意愿的城乡劳动力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转移就业培训,全州确保“每培训一人补助600元和再就业资金的10%用于劳务培训”。
人社部门担当主业主责,对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开展劳务品牌培训,对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创业愿望的城乡劳动力和复退军人开展创业培训,对“两后生”及新增劳动力开展1至2年的学制性职业技术教育,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城乡青年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和新增劳动力进行“加工储备式”的培训。教育、扶贫、科技、民政、工信、商务等部门及工青妇组织明确职责,合理分工,结合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分门别类开展科技带头人、岗位技术能手、专业技术人员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各县市围绕特色行业、优势工种开展技能培训,累计技能等级鉴定人数达3.86万人。
市场引导培训 培训促进就业
电焊、牛肉拉面、挖掘机、汽车驾驶、汽车修理、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电子商务、建筑技术、烹饪、财务会计、美容美发、养老护理、计算机操作,是临夏州劳务培训的“主打课”,也是农民工从业就业的主要技能。
据调查,在西藏拉萨及周边地区,常年活跃着一支1.5万人规模的“康乐电焊工”队伍。他们以康乐县胭脂镇、草滩乡、上湾乡和虎关乡为主要输出地,以家族为单位,以亲带亲、父带子等形式入藏,在拉萨市纳金路、色拉修理厂、曲米路、扎基西路,堆龙德庆县桑木快修市场和团结路,日喀则市仁布南路和上海南路,以及那曲、林芝、山南等地城区街道和城乡接合部开办前店后居室铺面近2000家,以家庭作坊经营方式,从事电焊及铁艺加工、废旧车辆拆解,“大分散小聚集”,基本垄断了西藏电焊及铁艺加工业市场。
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需求,康乐县劳务办跟进开展电焊工免费技能培训和送鉴定上门服务活动,使其中2412人获得电焊业资质认定,占到总人数的7.2%,并申请注册“康乐电焊工”劳务品牌,为其自主创业和扩大再生产提供便利条件。劳动技能的提升,带动康乐电焊工人均日工资由200元增加到300元以上,全年劳务总收入达3亿元以上。目前,已有43户康乐电焊工家庭以西藏为跳板,跨出国门,在尼泊尔开办了电焊门店。
牛肉拉面培训投资少,成本低,操作要领简单易学,技术含金量高,市场需求面广,一人就业基本可以带动全家致富。基于这一认识,本着方便群众、服务群众、贴近基层的理念,临夏县坚持不懈开展牛肉拉面品牌培训,并将培训名额分解到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群众中从事牛肉拉面行业人数较多的乡村,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交叉进行,鼓励学员多动手、多练习,学成后由县劳务办负责推荐就业。
尹集镇马莲滩村600余户人家,户户有人参加牛肉拉面技术培训,先后有500多户家庭在外开办了牛肉拉面馆,就业率占到总户数的75%以上。马莲滩村二社农民马海比不,先是在一家面馆当拉面师,月工资4000元,后来一家5口人在江苏常州鼓楼区开起了自家的牛肉拉面馆,月营业额5万元,纯收入2.5万元。一花引来百花开。截至目前,临夏县农民群众在青海、西藏、上海、江苏、福建、海南等地开办牛肉拉面馆达3000多家,从业人员1.6万多人,人均月工资收入3500元以上。(记者邹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