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女画家甘肃十年的“丝路情缘”

09.10.2016  02:41

  中新社兰州10月8日电 题:俄罗斯女画家甘肃十年的“丝路情缘

  中新社记者 丁思 魏建军

  支起画架,舀一桶黄河水,蘸几笔颜料……俄罗斯女画家叶夫根尼娅·考斯特琳娜又开始了一天的写生。自2005年来到甘肃,这样画画写写的日子已过去十年。

  冉妮娅是叶夫根尼娅·考斯特琳娜的中文名,她1982年出生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省,2004年毕业于莫斯科列宁师范大学美术系。大学毕业后任教于莫斯科1188专业美术学校。

  从小习画的冉妮娅,对中国文化非常痴迷。“我在大学期间还学会了使用筷子。”她用流利的中文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说,大学博物馆时常会展出关于中国的电影和书法,“我非常感兴趣,也很好奇,会去模仿中国文化涉及到的东西”。

  “来中国是一种缘分。”冉妮娅在莫斯科结识了中国籍的丈夫,2005年随丈夫来到兰州。抱着对中国画的热爱,冉妮娅选择继续求学。2008年,她在西北师范大学开始系统学习汉语,并逐渐接触中国国画和书法。

  感知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冉妮娅也在思考自己未来画画的方向。“我喜欢俄罗斯蓝蓝的河水,茂密的森林,蓝天白云。可是在兰州,我可以画什么?

  直到2009年,冉妮娅第一次踏访“丝绸之路”,她的画笔更加坚定了。冉妮娅说,老师带他们去了武威、张掖、嘉峪关、酒泉、敦煌,“很多人总问我为什么要留在一个这么落后的地方,走了丝路,我才知道原来甘肃这么有意思,我要留下来,我要在这里画画。

  经过2年的系统语言学习,冉妮娅2010年进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成为该校美术学院第一位外国留学生。

  面对与在俄罗斯学习的水彩画、油画迥然不同的经历,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灵动得让冉妮娅有些“不知所措”。

  “老师让我们去临摹扇子,抄诗句,慢慢地让内心宁静,好像在与古人对话,你也就懂得当时的意境了。”经过3年学习,冉妮娅可以熟练地用毛笔写字,也会用毛笔来创作水彩画。2013年,冉妮娅举办了个人毕业作品展《跨境》,通过油画、国画、书法、水彩等展现了中国和俄罗斯古老文化的魅力。

  目前,冉妮娅一边筹划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画展,空闲时会教附近居住的中国小朋友画画;偶尔还会受邀回到俄罗斯讲学。

  冉妮娅说,“有一次来了40多人,从5至50岁的人都有,他们都很喜欢中国文化”。一个俄罗斯小女孩还写信感谢冉妮娅教授的中国画知识,这让她“很有成就感”。她说,“我在中国教小朋友画画,也会教授俄罗斯的绘画技巧,艺术是多元和包容的,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只有知晓更多,你的艺术创作才会有更多的灵感”。

  看着自己的作品《张掖丹霞地貌》,冉妮娅说,“每次走丝路,总有不一样的心境。你会觉得它很困难,沿途要经历很多的障碍,但大自然的这份阻碍又给了我们很多力量,这就是丝路的魅力与神秘。”(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