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助推发展 以创建改善民生 以创建促进和谐---城关区部门联动开展创建工作

16.12.2016  20:13

  2016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已展开,城关区作为全市创建工作的主战场和主阵地,每年承担全市70%到80%以上的国检任务。近年来,特别是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城关区委、区政府以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为目标,始终按照“以创建助推发展,以创建改善民生,以创建促进和谐”的工作思路,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创建工作在巩固中不断提高、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

  组织领导有力力求“创有保障

  一直以来,城关区委、区政府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非常重视,在创建工作中,不回避矛盾,不逃避问题,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并将其与打造幸福城关、为民办实事、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等工作结合起来,以保证创建工作显实效。12月8日,城关区再次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迎检工作推进会议,对该区迎检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6年至今,这样的会议已经召开过多次,类似的工作部署也是逐级安排、逐层细化、责任到人。城关区创建工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总指挥,区长任第一副总指挥,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城关区四大班子领导分片包点,街道主要领导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党政群团合力抓,区直部门对口负责,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驻区单位大力协助,形成了组织严密、管理规范、齐创共建、强势推进的工作格局。

  今年11月,中央文明委又发布了新版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操作手册》。和去年的体系相比,今年的两个测评体系新增加了71项内容,总共达到480项。城关区积极安排部署,要求各街道、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同志和相关工作人员尽快学习、熟悉两个新版《测评体系操作手册》的标准和要求,做到熟记在心。并进一步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操作手册》的标准和要求,对各项任务和标准都要进行认真的梳理检查,对于薄弱环节、薄弱部位、薄弱项目,要列出具体整改措施和时间进度安排,没有达到标准的要尽快查漏补缺,切实做到不漏一个项目、不降一条标准,确保各项指标全面达标。

  在创建工作中,城关区充分发挥区人大和政协的职能作用,形成了区人大、区政协与区创建指挥部“三位一体”的监督考评体系。由城关区文明办牵头,区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带队,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组成考核组,对各街道、各部门创建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联合督查的方式,既使代表和委员充分了解基层创建工作实际,履行了自身职能,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建议,使创建工作更接地气,从而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在日常考核中,城关区创建办经常深入一线,采取自评与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督促检查和考评,严格落实创建工作日报制度,及时了解信息,掌握动态,沟通情况;对反映的问题立即进行反馈,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抓好整改落实,力争做到问题不过夜。坚持以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为抓手,以测促改,以测促创,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常态化。

  围绕民生福祉追求“创有实效

  点滴民生事,关乎百姓情。城关区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不回避矛盾,不逃避问题,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保证创建工作“显实效”。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主城区三大出口卫生环境整治、户外广告立面整治、雁滩市容市貌综合整治、雁滩“五小行业”整治、背街小巷整治等多项集中、大型整治行动,使得全区卫生环境和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提高。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许多街巷院落破败不堪,垃圾成堆,严重时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是城市管理的“顽疾”。为改善这一情况,城关区聚焦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26项城市管理顽疾,组织开展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两万名干部职工深入背街小巷,主动清淤除垢,使许多街巷焕然一新。目前,已完成45条小街巷路面硬化和150条小街巷路灯安装工作,更换果皮箱198个、垃圾桶1000余个,清洗污水井7000余个,居民周边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小街巷与主次干道的环境卫生实现无缝对接。通过对小街巷开展综合整治,大大提升了街景立面,也为该区有效进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开辟了渠道。目前,已累计粉饰立面12.7万余平方米,拆除各类破损广告牌匾1400个、私搭乱建27处、地锁520个。取缔马路市场1处,清理占道摊点4000余处,组建工商、食药、执法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规范了商户经营行为,改善了生活环境。小街巷干净了,居民楼院的管理也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城关区共打造物业管理示范小区20个,改造老旧楼院10个。清洗屋面近150万平方米,清理屋顶垃圾200余吨,封闭老旧楼院垃圾道口193个。小街巷整治不断向居民楼院延伸,物业管理全覆盖强力推进。另外,在130条小巷设立交通标示标牌,其中在98条小巷实行单向通行。安装交通标识标牌562块、道钉599组,划定停车泊位3397处。坚决遏制交通乱象,交警部门查处机动车乱停放1万余起、清理僵尸车41辆。

  结合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城关区小街巷网格管理效率得到加强。共没收有烟煤劣质煤70.9吨、木柴54.8万斤,发放环保型引火煤5.1万箱。设立3个煤炭卡口点,24小时对过往运输车辆进行排查,杜绝有烟煤、劣质煤进入城区。清理雁滩高滩村积存的建筑工程渣土7500余方。小街巷整治和大气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网格管理基础进一步夯实,努力用“网格蓝”织就“兰州蓝”。同时,加大监管力度,检查小型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小型生产加工企业、小型餐饮企业等“三小”企业13218家次,限期整改475家,关停取160家,规范255家。检查公共娱乐场所1200家次,要求整改355家。依法查处65起治安案件,处理违法人员88人。背街小巷社会治安状况不断好转,一批噪音污染、食品安全隐患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得到解决。

  加强部门联动力争“全员给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城关区一直秉承着加强各部门联动,力争全员给力的工作模式,积极发挥各部门职能特点,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由县级领导带队,深入街道、社区开展创建工作。

  各职能部门组成工作组,深入行业基层单位,逐点对照,逐项排查,狠抓测评要素落实。全区机关干部深入街道、社区,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段点,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巩固前期创建成果,实行迎检风险责任追究,落实分内职责,在责任区域内开展门前三包,擦洗护栏,清洗脏源点等工作,维护周边环境。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成立了由城关区文明办牵头,民政局、工会、团委、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和老龄办共同参加的城关区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负责全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逐步在全区形成区志愿者分站、街道(部门)志愿者站、辖区单位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组织和引导志愿者长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区已有注册志愿者14.5万人,已建立起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扶残助残志愿者等志愿者队伍1000余支,志愿服务站54个,志愿者服务队156个,向社会提供了超过20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逐步形成了一个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

  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和革命纪念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引导作用。清明节期间,组织广大市民开展网上祭奠活动,全区20000余人参与了此项活动,有效促进“绿色祭奠”概念的形成。端午节期间,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中华好家风·吟诵传美德——兰州大型传统文化公益推广实践活动”,清华小学、民主西路小学、雁园路小学与北京中华吟诵学会、兰州掬乐吟诵社共2000余人参加活动,好评如潮。城关区紧贴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各项纪念活动,使“我们的节日”更加深入人心。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主题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为重点,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开展优秀童谣征集评选传唱展示活动。共征集到未成年人童谣作品384篇,成年人童谣作品83篇,承办兰州市2016年中小学优秀童谣传唱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组织参加兰州市2016年中华经典诵读展演暨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主题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校外阵地建设,2011年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社区学校少年宫,5年来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在全区建成社区学校少年宫29所,开设了音乐、体育、书法、绘画、舞蹈、书法、围棋等活动项目,26000余名学生免费在这里接受素质教育带给他们的快乐,有效地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素质教育难题和下午“四点半”在家学生失管失教难题,取得了学校支持。孩子受益、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良好效果,得到了中央文明办和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先后承办2015年甘肃省和2016年兰州市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成果展示暨骨干培训班活动。

  创建氛围浓厚争取“全面覆盖

  文明创建工作利于国家,关乎民生,是推动整个社会实现全要素发展的重要渠道,也关系每一位城关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关区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营造较为浓厚的宣传氛围,创建工作变得常态化,全覆盖。

  截至目前,城关区委、区政府与122个责任单位签订《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使新一轮创建的各项目标任务得到落实。完善《城关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表》,把创建任务分解到各街道、各部门,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列入区七大目标绩效考评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制”。先后编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问答》、《致市民的公开信》、《精神文明创建宣传读本》等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环保购物袋3840个、围裙3840件,通过街道社区分送到辖区每家每户,进一步扩大创建的社会宣传范围。截至12月13日,全区共印刷分发《文明礼仪手册》近30万册、《致市民的一封信》20万张、禁烟标识8.5万张、文明餐桌宣传彩页1.5万张、桌牌近4万个,为全区130多条小巷制作数量不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者服务、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制作志愿者服装6000套。同时,各街道、各职能部门迎检单位也结合各自实际制作宣传资料,实现了该区大街小巷及相关行业全覆盖。通过浅显易懂、简洁明快的语言,使广大市民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城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创建的宣传工作,2015年全区各行业共投入公益广告宣传制作资金约800万元,公益广告宣传效果初显。组织开展了公益广告“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企业、进工地”活动,在市区广场、主要道路、交通十字、背街小巷均设置了公益广告。巩固提升了雁滩公园、火车站广场、市民广场、金轮广场、霍去病广场、中山铁桥等公益广告宣传阵地。特别是各建筑工地围挡,根据区上统一的要求,无论从内容还是品质上,都有了大幅提升。公益广告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宣传平台已经渗透到城关的每一个角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24个字入耳、入心、入脑。兰州大学、省卫生职业学院等10多所大中专院校,组成200多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宣传小分队,深入社区,走上街头,进入家庭,开展文明知识宣传,提供便民为民服务,纠正不文明行为。城关区文明办、团区委、教育局联合组织100多名“五老”干部,成立创建文明城市宣讲团,深入全区各中小学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明行为教育。同时,专门召开全区校园长会议,实行分片包干,由城关区教育局机关一人负责一所学校,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文明程度的提升始于细节,也将最后终于细节之中。城关区文明创建工作将继续从细节入手,细化工作职责,改进工作模式,持续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不断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