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一带一路”拉动甘肃外贸增长
作者:王钊 乔明晏
2014年在伊朗举行的中国甘肃投资贸易及商品展会。特约记者 黄智杰/摄
编者按: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兰州晨报联合大河报、扬子晚报、新疆都市报、成都商报、重庆晨报、三秦都市报等6家“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主流都市报,联合推出“新丝路新支点”系列报道,为广大读者传递最热“丝路”最新动态。本报及其他6家主流都市报通过多篇报道全面展示了各省新思路、新成就,剖析“一带一路”对各地优势产业的拉动作用,以及各地开通的中欧班列对当地经济的拉动。外贸一直在对外开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在经济“新常态”下,“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2014年11月17日,从我省张掖市发出的83吨蔬菜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合格,踏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土地。这批货值近80万元的蔬菜,是甘肃首次直接出口中亚的鲜活农产品(000061,股吧),标志着甘肃鲜活农产品直接出口中亚市场实现了零的突破。
事实上,借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甘肃2014年以来通过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已陆续与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丝路沿线国家建立并加强了经贸合作关系。根据兰州海关统计,2014年以来我省加大向西开放,扶持外贸企业积极“走西口”,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农产品出口出现量价齐增的好势头,全年出口农产品3.7亿美元,同比增长17.31%。据统计,2014年我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13年的18%提高到23%。
据甘肃省商务厅介绍,我省目前已经研究制定了扩大向西开放若干措施,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向西开放,如促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实现进出口货物进入中西亚及沿线国家“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绿色通关机制。“当前,甘肃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扩大进出口贸易,把甘肃有比较优势的石油机械、电子产品、农产品等出口到中西亚、中东欧市场,将中西亚、中东欧国家先进技术和矿产品进口到省内,提高甘肃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该负责人说。
兰州晨报记者 王钊 实习生 乔明晏
河南:“12345”工程打造对外开放窗口
目前郑州实施“12345”工程,即一个目标、两个载体、三个平台、四个体系、五个口岸。一个目标即“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和“买全球、卖全球”目标。两个载体即郑欧班列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三个平台即国际陆港、经开综保区、保税中心。四个体系即构建大通关体系、智能信息化体系、物流配送体系、总部结算体系。五个口岸即汽车、粮食、肉类、药品、邮政口岸。到2017年,国际陆港建成投入使用,将成为郑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核心支撑区。郑欧班列实现多口岸、多线路、多目的地往返常态化运行。保税物流中心区域配套建设基本完成,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E贸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成为郑州国际商都核心区和全国重要的网购商品集散分拨中心。经开综保区全面建成,为申报郑州自贸区提供重要支撑。
大河报记者 朱琨
外贸引领向西开放催热新疆出口经济增长
来自乌鲁木齐海关的统计显示,新疆对中亚五国的贸易从1992年的4.6亿美元发展到2013年的190亿美元,增长了41倍,在新疆外贸中所占比率一直在七成以上。而西行货运班列的开行,更让新疆产业向西发展有了看得见的载体。目前,新疆已开行58列国际货运班列,多点多线、点对点、一站到底的运输方式大大降低了疆内出口贸易的成本,带火了新疆出口经济的增长。
自西行货运班列开行以来,共运输货物6.5万吨。从事红酒进出口贸易六七年的新疆卡赫季进出口贸易公司董事长王北一说,以前主要是走海运,从天津港(600717,股吧)、青岛港都需要三到四个月,而新疆-格鲁吉亚国际货运班列单程只需25天左右。
新疆都市报 记者 逯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