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01.03.2017  13:34

摘要:区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通过要素新供给、制度新供给、结构新供给和政策新供给,对影响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五个主要因素产生影响,从而分别促进区域创新能力五个组成部分的提升。

2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5-2016)》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会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区域经济新动能培育研讨会上,由福建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等单位联合攻关,具体由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负责研究的第十一部《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向社会公布。

2017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5-2016)》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蓝皮书专门开辟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这个专题,着力分析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要求与困境,以及以培育区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改革实施策略。

报告认为:我国目前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和机理符合这种政府管理型的区域创新的特征。在这种区域创新的模式下,创新的想法不但可以来自企业或科研机构,也经常来自市场和政策。因此,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不再是“线性”的结构,而是复杂的“互动型”结构,强调市场各方参与者在各阶段的互动和反馈。这种区域创新能力的认识角度,带动了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逐步从单纯的创新主体转向主体间关系分析,从实体要素转向制度、理论、文化、政策等无形的要素。

首先,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包括核心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还包括制度创新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等,并且不仅代表现有的创新能力,还包括由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反映出的创新潜能。 创新投入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最直接因素;区域的智力资源的聚集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区域的社会资本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催化剂,能够通过信任关系降低交易和创新成本,促进创新资源流动,增强创新主体的协作;区域的产业集群能够积极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区域创新环境孕育区域创新能力,包含多种多样的内容。

其次,区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通过要素新供给、制度新供给、结构新供给和政策新供给,对影响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五个主要因素产生影响,从而分别促进区域创新能力五个组成部分的提升。 具体来说,要素新供给,主要在于补短板,培育创新主体,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制度新供给,主要在于降成本,激活社会资本,完善区域一体化市场;结构新供给,主要在于去库存,聚集产业和智力资源,化解区域供需矛盾;政策新供给,主要在于去产能去杠杆,营造创新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增长动力的转变,而动力转变的核心必须依托于创新驱动。 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困境就是创新的瓶颈问题。当前在区域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理论创新内涵亟需深化,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阶段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出发,是自2010年以来所面临的经济增速波动下滑,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背景下提出的,更侧重于结构上的调整。第二,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各创新主体对创新的认识不够。科技创新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创新魄力欠缺,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自己的技术研究中心。其次,企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一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71%,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2.5%至4%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格局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第三,制度创新障碍亟需破解,企业所面临的各方面的成本比较高,政府运行成本偏高,必须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实施制度创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针对以上三个特征,本报告指出,中国在应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区域创新能力协同发展应该努力做到:

1、深入实施全创新要素培育工程。中小企业是创新网络的核心主体,中小企业创新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协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将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向纵深化发展,即通过深入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领航区域创新经济的发展。同时,区域创新网络的完善与发展,也将助推中小企业降低创新成本、提升创新能力,引领中小企业发展进入新台阶。

2、建立健全创新驱动战略的保障制度。一方面要立足当前,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突出的结构性问题,顺应经济新常态发展趋势,加快改革进程,集中力量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强调供需两端发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也要着眼长远,持续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更好地发挥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的引领作用,从根本上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3、完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当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区位、制度和区域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亟需构建完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多措并举、上下联动和全面协调的长效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及部门、行业和企业之间等多重关系,确保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4、加快区域金融改革创新。通过金融供给端改革与实体经济供给端改革的协同联动,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创新与金融风险防控,逐步实现区域金融改革创新与中国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其中,金融创新是供给侧改革与区域创新协同发展的活力之源,同时金融风险防控也是供给侧改革与区域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屏障。加强金融市场的创新支持与风险防控,积极改革发展中国区域经济新金融是互联网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