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27.07.2015  12:43

    我们通常把从事文字写作的人称为作者,如果写出了名堂,则称为作家。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作者——生活的作者。我们每天都在创作,以不同的方式创作着自己的作品。

    一位农民,他的庄稼便是他最主要的作品。他的那片田地便是他的稿纸,他的那些农具便是他的笔,他的汗水便是他用来写作的墨汁,他的灵感来自于对季节的把握、对土地的感悟和对庄稼的热爱。

    一位老师,他的每一位学子便是他最主要的作品。他手中的教鞭和粉笔是他创作的笔,他以心血为墨,以知识为水,以自己为砚;他以问号为开篇,以顿号为细节,以逗号为演进,以句号为章节。在他的创作中,只有结果,没有结尾;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主角,没有配角。他的每一位学生都是作品的主角,他所有的灵感都来自对讲台的热爱和对学子的希冀。

    事实上,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都是一位作者,都是一种创作,都在创作着属于自己的作品。

    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篇。一位优秀的作者从来不满意已经完成的作品,他的眼睛总是投向下一篇,总是在不满中追求完美,总是在遗憾中苛求自己,期待着更好的作品问世,期盼着得到读者的认可,期盼着将来写出一部没有遗憾的经典。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是初学写作者的通病和烦恼。其实任何事情无不如此,所谓万事开头难。一件事情,一件活计,你信心十足、干劲百倍、竭尽全力,结果常常事与愿违、事半功倍,或者干脆南辕北辙、背道而驰。遇到这种情况,你无须惊慌,不必气馁,这说明我们功力尚浅、火候未到,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终会得心应手、熟能生巧、渐入佳境的。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便是此意。

    文章不厌千遍改,千锤百炼放光彩。修改,是写好文章的重要方法,也是干好一切事情的窍门所在。修改,就是修正和改进,就是再加工、再完善。

    生活中的各类大家和大师,无不是善于修改的人;生活中的各种精品和佳作,无不是反复修改的结果。勇于修改、善于修改、乐于修改,不仅应是创作的态度,也应是生活的态度。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也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因为热爱,我们才会有激情、有动力、有灵感、有干劲。要想干好事情、干出成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热爱。之所以用“学会”二字,是因为许多时候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热爱的工作和事业,而必须听从现实的安排;许多时候我们并非发自内心,而是迫于无奈。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人人都有自己的喜爱,而我们理想的眼睛总是盯着生活的高处,在我们理想的选项里,可以是作家、科学家、歌唱家,可以是明星、大腕和老板,很少有谁会把工人、农民、清洁工等这些既辛苦又无名利的工作作为自己的选项。但是想一想,如果人人抱着自己的理想不放,我们的生活将是何等模样?事实上,无论什么工作,总得有人去干;无论什么事情,总得有人去做。其实,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处于什么位置,都不妨碍我们成为大家和高人,都可以创作出属于我们的精品和经典。任何领域、任何职业、任何事情,只要我们做到极致、做到完美,皆可称帝封侯。

    一部好的作品,必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所有的情节和人物都必须服务和服从于这个主题。我们的人生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背离了生活的主题,偏离了人生的目标,必将步入歧途,走向迷失。

    矛盾和冲突构成了作品的高潮,矛盾和冲突贯穿了生活的全部。化解矛盾、调和冲突是作者的功力所在,破解矛盾、避免冲突是人生的责任所系。一个个矛盾和冲突构成了作品,一个个矛盾和冲突构成了生活,无论在作品里还是在现实中,我们都必须直面矛盾和冲突,谁处理的好,谁就是生活的强者。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人生是一部大作品。我们既是作者,又是主角;既是编导,又是演员。演一台什么样的戏剧,写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扮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全靠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是自己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