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作家把纯文学丢了?
2015年,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的一个论断引起热议,他表示“90后”作家群体里没有纯文学作家了,两年后,《人民文学》的“90后”专栏有意无意地对张颐武的这个论断给出了回应。李唐、郑在欢等一批“90后”作家,用作品在《人民文学》这样的老牌纯文学阵地上来了一次集体亮相。他们笔下所书写的也并非人们刻板印象中的青春感伤、励志、奇幻这些关键词,而是开始直面现实和历史。
“90后”是纯文学的断崖?
与传统的“60后”“70后”尤其是“80”后作家相比,“90后”作家群体像是悄然出场的一代。之前以年代划分的作家群体,基本都是先通过传统出版物发表作品,随后在文学评论家们的推波助澜下为世人所知,“90后”们作为互联网的一代,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先以网络为主战场。以韩寒为代表的 “80后”作家们则介于其他几代之间,他们通过传统出版横空出世,随后在网络上持续释放着自己的影响,而“90后”作家们则先在网络上耕耘自己,从主流文学界很少对其关注和批评发声,“过渡”到近年来逐渐被传统文学出版物和评论界接纳。
2014年,中国作协、《人民文学》等推出“90后”作家排行榜,到现在这个排行榜已经公布了3次,位列其中的是后博寒、张皓宸、苏笑嫣、陈昂等一批此前鲜见于主流文学界的名字。
2015年,一批“90后”作家在图书市场上成绩斐然,大冰、卢思浩、张皓宸、沈煜伦、苑子文、苑子豪等年轻畅销书作者的新书,在短期内占据了当当、京东等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半壁江山,这也引起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的关注,对此他的观点是,“ 90后 群体里没有纯文学作家了”。在文章《“90后”写作的兴起与文学的新变化》中,张颐武进一步表示, “90后”作者很多都是以篇幅短小、语言幽默与温和的小感伤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日常生活,这些作品有一点像过去的所谓“小小说”,但他们的写作很接近短小的段子,用一个小故事来表现温情和感伤的混合复杂的情绪,很多“90后”写的作品,是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等的类型文学,虽然拥有了一大批读者群,但当下这些年轻畅销书作家写的短小故事和段子,跟传统文学的结构模式不一样,而且传统的纯文学在“90后”当中也没什么影响力。因此张颐武认为,当下的“90后”作家和纯文学没有多少关系。
畅销的“90后”温情故事
如果只看那些畅销的“90后”作家们的作品,或许张颐武的这个论断是成立的。
2016年,位列“90后”作家排行榜榜首的张皓宸第一部作品是《你是最好的自己》,这本书有21个故事,150张摄影和10组创意插图,构筑成一本给所有年轻人看的励志故事集。作为一本畅销书,它是成功的,首先书的文图并茂非常符合年轻人的阅读审美,其次书中的那些故事都带着点心灵鸡汤味道,《喜欢你,是一场漫长的失恋》是描述一场青春感伤,《世上所有的坚持,都是因为热爱》则是讲述奋斗与坚持,这些故事都很年轻,很温情,所有的故事最终汇成一句话“你是最好的自己”。
张皓宸的另一部作品《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则是12个温馨治愈的情感故事集,书名加上内容让人难免想到写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张嘉佳,豆瓣上的一个差评如此评论:学张嘉佳都学得这么无力。
相比张皓宸而言,后博寒则格局要大一些,他的《这是谁的90》借个体来描述一代人的青春,在写作手法上他也做了一些新鲜的尝试,采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相互交替的写作方式,但后博寒显然不具备驾驭这种题材的能力,也做不到像韩寒写《三重门》中的有趣。
除了张皓宸与后博寒,相当多的“90后”写作反叛性不强,就是生活的平常性,人物也是不好不坏,有点小感伤、小同情,夹杂些调侃,写的就是生活中恋爱失恋等小波澜。
写潜意识,也写成长和时代
并非所有的“90后”作家的写作都这样浮于生活表面和得不到主流文学界的关注。
从2016年开始,《人民文学》就开始策划“90后”栏目,并于2017年年初开始推出。《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表示,“90后”将成为常设专栏,年轻作家的小说、散文、诗歌都会陆续亮相,“这一代年轻人的创作刚刚露出端倪,希望文学刊物的版面就像丰沃的土壤,让更有特色、更具分量的文字能从中生长出来”。
第一期推出的是作家李唐的《降落》。这个1992年出生的北京作家从14岁就开始创作诗歌和小说,写作风格和题材多变。在《降落》中可以看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这也许是因为作者缺少生活经验或历史感,所以往奇幻的方向摸索,但也许正如作者所言,“我所迷恋的电影导演大卫·林奇也秉持着这样一个理念,在他的访谈中我们可以得知,他的电影中那些光怪陆离、恐怖迷人的场景,很多都是一种潜意识的体现,如果让他一五一十地解释清楚,恐怕他也只能耸耸肩,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