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66000余贫困人口挣上林业工资:生态扶贫共享红利

11.11.2020  14:40
近年来,甘肃省将生态环境改善和治理项目向深度贫困县区倾斜安排,帮助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地质灾害、提升土地生产能力,有效提升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生态保障。(资料图)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甘肃66000余贫困人口挣上林业工资:生态和扶贫共享红利

  中新网兰州11月11日电 (杜萍)“2020年全省生态护林员选聘人数达到66339名,贫困户年均增收8000元,管护林草资源总面积达到4500多万亩,使贫困人口实现了山上就业,家门口脱贫。”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宋尚有10日介绍说,该省生态护林员项目自2016年实施以来,覆盖全省13个市(州)64个县(区)1021个乡(镇),带动29.21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的双赢。

  甘肃地处西北,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相耦合,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是全省重要的基础性、底线性任务。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上,甘肃生态扶贫专责工作组由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牵头,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厅、省畜牧兽医局5家单位组成,共同承担全省生态扶贫工作。

2020年07月07日拍摄于临夏州积石山县境内,生态环境逐渐恢复,小黄花开遍山间。(资料图) 殷春永 摄

  2016年以来,甘肃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该省自然资源厅实施省级立项贫困地区土地整治项目206个,新增耕地6.86万亩。通过项目实施,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耕地数量,提高了耕地质量,推进耕地流转和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生态效益明显,社会效益显著。

  同时,甘肃省水利厅通过各类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的实施,有效减少塬面蚕食,遏制水土流失危害,控制沟道侵蚀、减少洪水和泥沙灾害,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夯实农业发展后劲,局部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导贫困人口投工投劳,就地获取劳动报酬,提高收入,有效助推脱贫攻坚。

  此外,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还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累计完成农村环境整治项目2582个,传统农村“视觉贫困”得到很大改善。

图为甘肃甘南藏乡生态文明小康村。(资料图) 南如卓玛 摄

  在生态扶贫项目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方面,除实施生态护林员项目外,甘肃省还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项目、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项目等,帮助贫困县区和贫困人口在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中实现增收,拓宽增收渠道。

  “林草产业项目在生态扶贫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侯永强介绍说,近年来,甘肃各级林草部门着力推进特色经济林果、种苗花卉、林下经济、木本油料、森林旅游、沙产业、草产业等林草产业发展,绿色发展理念逐渐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效益凸显。上述各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户数由2012年1.08万户5.91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23.82万户83.5万人,分别增长21.06倍和13.12倍。

  据了解,2016年以来,甘肃省共落实生态扶贫重点项目资金322.75亿元,在总投资中倾斜安排75个贫困县273.16亿元,占总投资的84.64%;倾斜安排“两州一县”及18个深度贫困县投资153.83亿元,占总投资的47.7%;倾斜安排未脱贫的8个深度贫困县投资40.43亿元,占总投资的12.53%。(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