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泛滥需反思

05.11.2014  13:21

    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据新华社)

    我国是体育大国,但实事求是地讲,我国并不是体育强国。数据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足30%。体育锻炼难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共体育设施的匮乏。曾引发多次争议的广场舞,就凸显了体育场地供应与人们健身消费需求之间的落差。

    此次《意见》将体育健身事业作为政府公共服务产品来对待,给全民体育提供体育设施上的保障,无疑让社会充满期待。然而要让政策落地,首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破除对体育赛事的迷恋,让体育赛事回归理性。

    这些年各级政府在体育上的投入不可谓不多,但事实上,这些投入并没有为普通大众带来更多的体育福利。各种拉力赛、斯诺克热、遍地开花的国际马拉松、不断蔓延的网球公开赛……正是几乎泛滥的赛事占据了大量的体育资源,以至于公共体育设施欠账越来越多。

    英国权威体育营销研究机构SPORTCAL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举办体育赛事排名第一的国家。据我国田径协会统计,仅2012年,国内就有30个城市共举办了31场国际马拉松比赛。但是,这么多马拉松比赛中,得到老百姓认可的却还是少数。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举办体育赛事,进而促进与世界各国的体育文化交流,无可厚非。但在举办各种赛事的同时,更要满足大众的锻炼需求,一味地追求赛事,不仅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也违背了体育的初衷。不得不说正是畸形的发展观,才使得许多地方热衷于举办体育赛事,从而以此吸引眼球,赚取政绩。

    是否有一个和谐的体育环境,不仅关系公众的体育权利,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媒体报道,由于缺乏锻炼,我国国民体质10年来不断下降,有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患高血脂,有2亿人超重或肥胖,75%的国民处在亚健康状态。国民肥胖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国民亚健康比率在世界上均高居前列。这种状况令人担忧,长此以往,将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

    建立在公众基础上的体育才能真正实现强身健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此次出台的《意见》就是对以往体育理念的纠偏。接下来,有关部门应该对各种大小赛事进行一个盘点,哪些需要取消,哪些需要瘦身,哪些需要合并,以此建立严格的体育赛事审批制度,严防体育成为获取地方政绩和有关部门利益的工具。除此之外,还要转变办赛方式,从过去主要靠政府补贴,逐步向市场化和社会化转变,依靠社会力量和借助市场资源来办赛。如此,才能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全民体育上来。(万吉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