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辉出席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 介绍甘肃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经验

29.07.2014  12:02

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7月28日在上海举行,省委常委、副省长咸辉出席会议并做了经验交流。她指出,甘肃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阳光体育运动、快乐校园建设等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主持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她强调,要切实增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突出重点、综合改革,推动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过去三年中,甘肃省在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全省3315所中小学校开展了试点工作,覆盖中小学生128万人,这项工作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有幸在会上与上海、北京、江苏等省市作了经验交流。

咸辉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省专门成立了省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试点项目专家咨询委员会,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实施项目的科学化水平。明确了“先完善软件,后建设硬件”的项目实施总体思路,注重组织管理、制度管理、评价激励、舆论宣传、竞赛驱动等工作,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器材设备配备力度,有规划、分层次逐步改善了学校体育教育基本条件。定期召开全省中小学阳光体育现场推进会议,积极相互交流阳光体育运动试点工作中的成绩和经验。

咸辉介绍,从今年开始,我省紧紧围绕“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推进“一校一品”建设,启动实施千所“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省政府每年将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加强200所学校的体育艺术教育软硬件建设,争取5年内在全省创建1000所“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力争使在校学生熟练掌握几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培养多种艺术兴趣和欣赏爱好,让学生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健康成长。我省严格落实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确保城市及县区、乡镇中小学体育课开课率达到100%,积极把体育教学与学校特色建设紧密结合,把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创编国学操及经典诗文游戏等活动,将体育、音乐、语文等课程融为一体,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学校体育运动。通过充分发挥甘肃敦煌文化、红色文化、丝路文化等资源优势,挖掘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提高学习兴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良民族精神,拓展了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空间。

咸辉指出, 我省不断完善体育教师队伍优化补充机制,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体育教师队伍。一是在每年组织实施的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中,加大体育教师招录力度,积极鼓励退役优秀运动员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着力解决学校体育教师不足问题。二是在制定实施教师培训计划时,对体育教师培训进行单独设计、单独实施,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通过定期举办中小学体育教学经验交流会、体育优质课评选、阳光体育特色运动创编活动,实现体育实践和教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四是科学合理考核评定体育教师职称,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咸辉最后强调,按照“使学生动起来、跑起来、跳起来,让阳光体育快乐每一位孩子”的要求,我省积极推广普及阳光体育运动试点项目,形成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机制。一是加大学校体育运动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二是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指标,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在西北师范大学建立了全省首个青少年体质监测与健康促进重点实验室,及时加强分析研究,为深入实施“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试点项目提供了科学咨询和决策参考。

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及厅体育艺术处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