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体育局投入建设资金近亿元瞄准农村健身主战场

09.01.2015  11:31

  原标题:瞄准农村健身主战场

  李满福

  2014年10月,省体育局向社会公布了一条喜讯:被列入2014年省政府为民所办23件实事之一的建设100个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提前两个月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这项工程所涉及的健身中心,各级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亿元,惠及全省66个乡镇和34个社区的150余万群众。算上去年完工的100个健身中心,目前全省累计建成了400个省政府体育惠民工程。

  体育惠民工程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推动了全省各地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我省曾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甘肃丝绸之路体育长廊的思路,并通过各级体育部门的通力支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甘肃做法也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认可。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群众对强身健体的需求日益增加,体育场地的不足,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可供农民在茶余饭后、农闲时节进行体育健身的身边体育场所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制约了城乡群众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或许有人认为,农民在地里干农活,本身就是一种锻炼。其实,这种观点并不正确。根据省体育科研所的调查分析,城市人群肺活量指标高于农村人群,而城市中的非体力劳动者的肺活量指标又高于体力劳动者。运动学专家认为,虽然体力劳动可以增加肌肉弹性及肌肉力量,但这些并不能帮助人体改善呼吸系统功能。而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肌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代谢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机能。

  科研部门的调查数据,为我省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一个重要关键环节就是建设身边的场地、健全身边的组织和开展身边的活动,即人们常说的“三边工程”。

  2011年,我省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省建设500个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随后,省政府首次将建设100个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列为十大惠民工程中为民所办实事之一。惠民工程的实施,是我省建设“三边工程”、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

  四年来,我省各地农村、城市社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标准篮球场、乒乓球台、及成件套的体育健身器材和路径,体育健身场所,成了当地农民闲暇时节最向往的地方之一。绝大多数乡村在建成体育中心后,相继成立了农民体育协会、逐渐壮大了自己的体育指导员队伍,经常性的体育活动也在各地蓬勃开展。

  实施体育惠民工程,事关农村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既然盯住了农村主战场,就要实实在在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把惠民工程真正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科学制订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在着重抓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各类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站点的建设,培养和建立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的农村体育骨干队伍,发挥其对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带动和指导作用。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组织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农民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