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化推进步入加速期 建筑业或迎转型升级
近两年来,国内住宅产业化推进速度不断提升。据了解,仅就2014年至今,不少地方和企业在住宅产业化领域内动作频频。其中,山东、湖南等省份以及绿地、卓达、远大、新城等企业,纷纷在项目建设、建材生产等方面取得成效,促进了行业标准的完善,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国内住宅产业化推进提速
当前,房地产市场再次陷入低迷状态,各地“救市”政策频出,但仍难看清市场未来走向。纵观国内房地产市场十多年来的发展变局,有房企大佬放言楼市黄金时期已过,房地产市场将迎来“白银时代”。面对新一轮市场变局,建筑行业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开发商如何寻找突破备受关注。
近日,中新网房产频道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卓达新材在住宅产业化方面各辟溪径,不用水泥,不用水,将工业和建筑废弃物用于建造新型材料,不仅环保,而且耐火抗压抗震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建材。如果说房地产市场进入了“白银时代”,那么住宅产业化正朝着“黄金时代”迈进,国内住宅产业化领域正暗潮涌动。以相关企业为例,近日,中新网房产频道记者在山东威海看到,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卓达新材研发检测中心、卓达新材建筑实验检测中心、山东威海新材产业园三期工厂奠基。同时,北上海启东、南京溧水、安徽池州江南产业集中区、陕西渭南、四川遂宁等地的卓达新型材料产业园也在同一天动工。两天后的12日,长春双阳新材产业园也动工,由此看到,卓达集团在住宅产业现代化黄金跑道上正大跨步前行。
另外,房企在“百年宅”项目打造上也不断出新。10月15日,由绿地集团牵头打造的“百年住宅产业联盟”正式启动。据了解,绿地集团提出“以技术驱动市场”、“以产品创造市场”,力图通过创新升级核心产品、提升产品力来扩大竞争优势,打造升级版“百年宅”产品线。而新城地产也在住宅产业化领域取得进展,经历两年研究,建立了基于新城技术研发的百年住宅体系——“THINK芯”。
记者梳理发现,近两年来国内住宅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在近日结束的北京住博会上,很多企业以及住宅产业化示范城市代表均谈到这一问题,认为经历了过去多年的缓慢式发展,住宅产业化推进迎来黄金期。住博会上,绿地、卓达、远大住工、三一重工、南通三建等企业均展出了他们最先进的成果,无论是PC(预制混凝土构件)构建、绿色建材,还是生产器械和住宅样板间,都代表着这个行业的变革。
相关行业标准正在制定
不可否认的是,相比国外成熟的住宅产业化建房模式,国内的产业化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以建筑材料为例,卓达集团总裁杨卓舒在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住宅产业化绝大多数还停留在墙板化板材上,而板材的绝大多数都是水泥。因此,中国需要各类产业的革命,“不从材料上革命,如果只是在水泥里转来转去,肯定完不成这个突破。”
每一项技术的突破和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相关标准的跟进和完善,而我国的住宅产业化缺少的正是统一的参考标准。记者走访多家企业了解到,目前产业化各个环节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标准都不足,这使整个行业,尤其是一些企业面临“无章可循”的窘境。
对此,一直在绿色建材上寻求突破的卓达集团,通过建筑板材生产、样品房自建等,配合相关部门制定住宅产业化相关标准。杨卓舒说:“现在一个很大的困难,当然住建部也正在全力以赴,就是标准相对滞后,所以希望这个能够呼吁推进。”据了解,卓达在威海的一栋12层住宅产业化样板楼已经拔地而起,建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验收、评审数据都记录下来,配合住建部等相关部门完善标准。
远大住工品牌部部长崔捷告诉中新网房产频道:“住宅产业化标准的定义复杂,PC制造、隔热、保温等每个环节的标准都不一样。在实际操作中,国家和地方也有两套不同的标准,我们希望标准能够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大的标准体系。”
为此,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卫在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编纂国家标准设计体系,会把全国四五十家最先进、最有代表性的设计、生产、施工企业集中起来,国标的制定是在全国水平上,会把一些比较成熟的、完善的、适宜的标准结合起来。”
建筑行业或迎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住宅产业化这种更环保、高效、快捷的建房模式正被更多的房企所采用,万科、绿地、卓达等企业先后进行了住宅产业化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谈到企业涉足住宅产业化的动因,卓达集团工程总指挥长刘进武对中新网房产频道表示,住宅产业化过程中,建筑施工70%、80%都是在工厂完成,现场的拼装施工速度特别快,“像我们盖一栋别墅,传统半年以后才能完工,用住宅产业化施工,现场15天可建成一套别墅。”而且,“关键是住宅产业化在现场几乎不用水泥,环境污染特别小。”刘进武说。
基于以上优势,各地政府积极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实施。据中新网房产频道梳理,2014年内,山东、湖南、福建等地动作频频。其中,
另据了解,日前长沙市出台
值得期待的是,通过全行业的参与和带动,国内建筑领域势必迎来一次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