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旅游团”引发的经济反思

10.11.2015  12:06

    近日,国家旅游局针对各地频发的“低价旅游团”乱象发布了旅游出行特别提示,要求游客自觉抵制低价团,否则游客不仅不能获得赔偿,还有可能被处理。《南方都市报

    我们发现类似的做法还有很多。比如,媒体告诫大家扶摔倒老人之前记得拍照或者找证人;食品安全出现问题,就告诉民众一定要去正规商店购物;发生“青岛虾”事件,就警告大家就餐前一定要看清菜单标价……如此种种,其实正折射了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软肋:一个是市场伦理的缺失;另一个是制度执行力的弱化。

    从古典经济理论看,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激发市场活力、重新配置资源的过程。在人们的观念中,市场化过程同时也是对“挣钱”的一个重新认识过程。但今天看来,由于我们过分强调市场化,造成了大家对“市场化”的一些错误认识。一是把“挣钱”等同于市场经济。一切成功以“挣钱”的多少来衡量,为了挣钱甚至可以不择手段;二是把市场经济等同于交易经济,认为一切都可以拿来交易。

    对市场经济和交易的阐述最经典的著作要数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写的《国富论》。但是,“挣钱”和“交易”不是市场经济的全部,因为除此之外还有市场伦理。即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在“挣钱”时心中还要有所敬畏,市场经济中的“利己”要有制度(法律)的约束和道德伦理(文化)的支撑。否则,“利己”就可能会鼓励人们为了经济上的“利己”而勤奋地撒谎、勤奋地害人。也就是说,不择手段地去挣钱,追求高效的好的市场经济,便可能沦落成不择手段的坏的市场经济。这正是亚当·斯密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所阐述的基本思想。

    每次从国外考察归来,笔者经常被人问道:“您觉得国外与中国相比差别在哪里?”我通常的回答是:“从硬件上看,中国已经比国外强,但从软件上看,中国还有所不足”,相信很多人对此也有同感。规范有效的管理制度、积极乐观的民众心态、诚信和谐的社会秩序等,都是软件方面的。

    说个亲身经历的事情。2006年,我在加拿大学习。有一天,我们8个中国人沿着海岸徒步游玩,但走着走着就迷路了。折腾了好久终于见到一座小屋,我们向正在屋前晒太阳的一位老人问路,老人告诉我们那里离我们的目的地还挺远,没有公交车,步行至少需要40分钟。我们正要道谢告别时,老人提出来可以用他们家的车送我们过去。我们说我们一行有八个人,一辆车也坐不下,就不麻烦了,老人说可以开车来回两趟送我们过去,而且表示很乐意做这件事情。听完老人的回答,我们突然怀疑自己的英语水平,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再次确认后,我们八个人开始讨论这样做是否合适,我们会不会被骗,要不要提防着点。最后,老人不但把我们安全送到了目的地,还一路给我们当起了向导。一个老人没有提防我们八个人,我们八个人却提防着一个老人,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好笑。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国内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防这个防那个,电视报纸上也常常有类似的提醒。

    在西方,诚实守信是自然,这其中有宗教和文化的原因。

    但是,笔者以为,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制度的原因。一是要有制度。试想一下,如果有健全的医疗保障计划,又有几个摔倒的老人非要昧着良心去讹诈那些扶他的年轻人呢?二是制度要得到有效执行。拿“青岛虾”事件来说,为什么刚开始消费者举报时政府各个部门相互踢皮球,而新闻报道后处理又很严厉,难道前后依据的不是同一套制度吗?

    前两天看了一篇博客文章,题目叫《日本社会的诚信已经达到一种恐怖境界》。里面讲到,日本对造假的惩罚是维持诚信体系的根本,因为在日本造假,其后果比坐牢还严重。2013年,一个大阪的烤肉店不知什么原因导致四名食客拉肚子,其结果是烤肉店倒闭,老板被终生禁止进入餐饮行业。反观我们呢?“青岛虾”的老板是不是可以换个地方接着骗?黑“一日游”为什么屡禁不止?

    有人开玩笑说,长期生活在海外的人会变“”,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会如此简单。再看看我们,如果出去旅游一趟,到外面买个东西都要处处警惕,处处设防,那我们天天喊的消费和内需如何提升呢?今天的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7500美元,我们的追求目标除了GDP,除了金钱,是不是还应该有美好环境、和谐社会、个人自由和心理幸福感?

    市场经济带来最大的好处是叫人不偷懒,这是因为竞争的原因,但市场经济却不能叫人不撒谎,不害人,所以需要市场伦理来补足和修复市场的缺陷。更不应该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把市场伦理和财富伦理以及更深层次的市场精神给忽视了,所以在中国经济转型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补上这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