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菜花

08.08.2014  05:34

蔬菜保鲜库中滞销的菜花

    ●榆中菜花成交价创十年最低

  ●收购价从去年的2.7元跌至5分钱

  ●新营乡上千户村民陷入困境

    从一颗种子,到一株新芽,从嫩苗出头到结果采收,每天的施肥照顾,在榆中县新营乡的农民眼里,每一棵包装待销的菜花都有价值。可是今年,榆中县新营乡的菜花,却伤了菜农的心。榆中县新营乡拥有1600亩蔬菜种植地,其中1400亩种植菜花,是全乡主要的蔬菜。去年,每亩收入7000元,成为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而今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新营乡近60%的菜花耕地,每亩仅收入600元。8月6日,本报记者走访新营乡,探访因菜花带来的兴与衰。

    1

    “白忙了四个多

    8月6日上午9时,雨越下越大,但是新营乡罗景村的杨师傅,还是赶早收完地里已经成熟的菜花,开着农用车,冒雨赶至该乡的矿品厂交易市场,将车停在路边等待买家。杨师傅耐不住等商贩看菜,只好主动上前了解当日的价格。

    在矿品厂交易市场,大量的农用车停靠在马路边,泥泞的道路更显拥堵,交易像往常一样进行。上午10时左右,菜花的交易价并没有对外公布,对于想尽快出手的菜农而言,只要不赔,就知足。“菜花和其他蔬菜不一样,只要成熟,就得赶紧采收,如果晚几个小时,菜花就开花长大,那时候就根本没人要,所以‘下刀子’我们都得收。”杨师傅介绍说,菜花长时间搁置,就会发黄,品相不佳,同样也会影响销售。

    “每斤2毛钱,不卖就会烂在手里,可卖也心疼啊!”一旁的张师傅无奈说道。面对贱价出售的菜花,新营乡种植菜花的农户都有一肚子的苦要诉,“赔了上万块钱”,“白忙了四个多月”等等的无奈,是新营乡农户的写照。

    从4月20日起,全乡种植菜花的农户便开始忙碌,买种子、包地膜、施肥到采收,当面对10年来最为低价的种植经历,新营乡的村民更多的是怨言,因为菜花价格“坐过山车”一样到了低谷。榆中县新营乡有13个村,上千户农户,十年来,依托菜花种植,新营乡的村民也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但是谁也不会想到,菜花在2012年每亩收入5000元,去年增至7000元,而今年跌入低谷,每亩收购价只有600元。面对大幅度的跌价现象,新营乡的农户完全傻眼了……

    2

    “五分一斤,不如烂在田里……

    据村民反映,前几天有农户拉着上千斤菜花,才买了70元,细算一下账,一斤就是5分左右,而菜花上的网膜都要4分钱一个。如此贱价,让农户们始料未及。采访中不少村民无奈地说道,“五分一斤,不如烂在田里……”正忙着给花菜包网膜的田师傅说,“去年花菜价格很好,最高是一斤2.7元,最低时5毛钱。今年,特意将菜花的种植面积从去年的10亩增加到12亩,谁会想到今年的价格这么低,全亏了。”采访中有很多农户都是看到了去年较好的经济收入,今年全都扩大了菜花的种植面积。

    据相关部门统计,7月15日新营乡菜花全面上市起,每斤的售价为1.5元左右,从23日起,菜花价格一路走低,最低时降至0.1元,持续至8月3日,价格才缓慢上升,截至8月6日中午1时价格才升至0.4元。但是对于品相不佳的菜花,价格仍保持在0.2元。

    根据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8月5日,超过九成的监测蔬菜全国价格低于去年同期。记者走访兰州市场,发现各大集贸市场以及超市的蔬菜,价格同比低于往年,然而菜花的价格虽然持续在每斤1元左右,但是据商贩介绍,同比低与去年。

    榆中县农牧局蔬菜发展中心陈主任解释,此次,新营乡出现阶段性、单个品种价格低的原因较为复杂,榆中县的高原夏菜主要发往珠三角与长江三角地区,其中有全国各地气候的不稳定因素。由于往年此时当地的本地蔬菜较为短缺,而今年正好赶上当地蔬菜较为充足,对于外地菜的需求较小,再加上全国蔬菜基地的大规模建立,致使蔬菜市场供大于求,另外今年河北省张北县与云南省昆明市蔬菜基地的蔬菜滞销,价格便宜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3

    盲目扩大种植导致供大于求

    新营乡共有大大小小的市场10余处,却只有一家蔬菜保鲜库。保鲜,是高原夏菜流通的重要环节。从矿品厂交易市场沿路前行,有很多冷藏运输的大型货车通过,这里是新营乡唯一的蔬菜保鲜库,每天有上千吨菜花从这里运往广州、北京、西安、成都、武汉等地。

    据悉,田间地头的一棵菜花,要进入正规市场,一般有两种方式,可以与二级商贩直接在田间交易,收益较低,也可直接运往蔬菜保鲜库,与收购商直接交易,虽然收益价格也是随当日市场价格而定,但是相对高于二级商贩,面对各种考虑,农户也只能根据各自的需要选择出售。

    新营乡唯一的蔬菜保鲜库,拥有12个蔬菜1000立方米的库房,自从菜花价格低至0.1元后,所有商户以及冷库负责人也急了,因为蔬菜市场对菜花的需求已达饱和,面对大规模的蔬菜集中收购,作为收购者并非好事。

    来自成都的张老板,在保鲜库有三个库房,将收购来的蔬菜,全部发往成都蒙阳市场。“收购价最低在0.15元到0.2元时,由于菜花的市场每天都在变化,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主要受当地天气、产量及供需求关系决定。”面对多变的菜花价格,农户们承受不了如此之大的波动。

    面对低价蔬菜收还是不收,由于市场拥有它自身的饱和度,如果供过于求,也无利可图,“刚刚有农户拉来的西兰花,按照2.7元收购的,而当天的菜花却只有0.4元,对面的西芹是我们从银川1元多拉来的,所有农户种植蔬菜多元化,对于市场的供需非常重要。

    为了让农户利益最大化,减少中间环节,需要扩大冷库规模,“农户把菜送来,而我们的冷库却已经饱和,没办法他们只能去找二级商贩,只能贱价出手……”面对市场的自主调解,新营乡的农民是该转变种植模式了。

    4

    引导菜农适应市场需求

    记者走访兰州市场各大社区市场与大型超市,发现蔬菜价格同比低于往年,然而菜花的价格更低,在定西南路二支路菜市场、东岗肉菜市场、大润发超市菜花只卖1元一个,在小雁滩菜场每斤菜花价格为2元,上西园市场每斤菜花1元左右,“去年菜花的零售价要2元多,今年才1元多,最近价格一直在上下浮动非常不稳定。”从今年7月起,兰州市各大市场内的菜花出现跌价现象,虽然价钱便宜,但是对于商贩而言,也不敢大量存储,依然是按需进货。

    新营乡的菜花贱价出售,并非偶然。10年来,13个村子不断扩大菜花种植面积,忽略了市场的供需规律。其实,在全国各地,蔬菜贱价滞销的情况并不少见,今年6月,四川泸州江阳区早春蔬菜滞销;7月,宁夏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村莲花菜滞销;包头九原区蔬菜滞销等多地发生滞销现象……面对农产品贱价滞销现象,谁有能力帮助农民,又应如何帮助农民渡过难关?既然无可避免,那么较为完整的应急方案应该具备。

    榆中县新营乡近800多亩菜花在价格最低点时售出,占到总面积的60%,这将直接影响数千户农民的收益。对新营乡而言,付出的是一次惨痛的代价,新营乡的乡长赵政也开始反思10年来的变化,“今年确实是种植菜花10年以来最低价格,为了将减少农户损失,我们协调蔬菜保鲜冷库,保证销路畅通,为外地商户提供一切方便,让农户的菜花有去处。

    鉴于今年的经验教训,新营乡政府将在2015年建立一个蔬菜大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扩大蔬菜冷库规模,加大蔬菜品种的宣传工作,对西兰花、西芹、西葫芦等适合的蔬菜进行种植指导,开展实时网络平台,更好的做好引导与沟通工作,及时将各地的蔬菜价格情况进行公布。

    而榆中县农牧局蔬菜发展中心陈主任表示,将继续努力做好对兰州高原夏菜品牌的宣传,做好招商工作,让菜农不必担心蔬菜的销售环节,做好企业的收购和外销工作。此外,还有安全监察工程,确保农户的蔬菜安全放心。

    相关链接

    记者网罗了全国多家媒体报道,以及微博信息,搜寻如何让滞销、贱价蔬菜走出困境的办法。整理发现,在农产品滞销、贱价事件中,当地政府部门、企业、公益组织以及媒体均具备帮助农民的能力。汇集各路力量,通过号召动员、直接购买、开拓销路等方式,令蔬菜“难卖”现象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兰州晚报记者徐倩影实习生卢玉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