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支持法院独立公正司法 加强乡镇基层政权建设

12.03.2015  17:18

  原标题:陈伟代表:支持法院独立公正司法加强乡镇基层政权建设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平凉市委书记陈伟认真讨论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和预算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积极建言献策,就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提出多条建议,引起中央各媒体的集中关注。

  3月9日以来,《人民法院报》刊发《陈伟代表——让法院保持中立公正审判》,人民网刊载《陈伟代表:西部很多乡镇运转困难有的5到6人挤一间房》,对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平凉市委书记陈伟就司法体制改革、基层政权建设的看法和建议进行了报道。

   人民法院报》:陈伟代表——让法院保持中立公正审判司法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平凉市委书记陈伟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如何把自己主政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陈伟如数家珍般摆数据,说措施,侃侃而谈。

  对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陈伟说:“首先,党员干部要带头遵法、学法、守法、敬法,在法律范围内积极作为,法无授权的不能为,就像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所说的‘有权不能任性’。怎么样不能任性,就是每一个干部都不能任性,在法律范围内来行使职权。第二,遇到事情,找法律,解决不了的问题,靠法律。同时,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我们的监督。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陈伟说,在具体工作中,最难的就是拆迁了。“有时候老百姓比我们还懂法,因为他们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以对法律的学习甚至比我们还要深、还要透。要向老百姓学习,真正地按法办事。”陈伟对记者说。

  谈到法院工作,陈伟说:“我们要求市里的党员干部依法行事,对法院审判案件我们从不插手。让法院保持中立,公正地去审判。作为市委书记,我也从不干预司法审判。有时候遇到难事的时候,我找法院。我让他们给我提供法律方面的意见,我应该怎么办,这是我这几年一直坚持下来的。法院有什么困难,我都尽全力帮他们解决。解决他们的问题后,他们可以更好地用法律来解决我们市里发生的各种涉法难题。”

  说到基层法院工作时,陈伟感叹:“基层法院任务很重,他们经常跟老百姓打交道,法院的编制、经费、专业人才太缺了。应该加大对基层法院的投入。”

  此外,陈伟觉得有些民事、经济纠纷,不一定要判决,可以多做调解工作。在调解方面,她建议法院把面拓宽,聘请一批擅于做调解工作的人员,定期到法院培训,培训后他们分布在各个乡镇、街道等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老百姓遇到一般的纠纷,通过他们的调解就可以解决。

  陈伟说:“老百姓遇到事情,不要都压到法院去,到了法院,那真是迫不得已才去打官司。双方能够调解、谅解的,特别是民事、经济纠纷,可以在法庭之外解决。庭外解决,由一个双方信任的人居中调停,我觉得这也是依法治国的一种体现。”

   人民网》陈伟代表:西部很多乡镇运转困难有的5到6人挤一间房

  乡镇是国家政权的基础,是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民心向背和事业兴衰,直接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政权稳固。但是西部地区很多乡镇运转困难。全国人大代表、平凉市委书记陈伟建议切实加强乡镇基层政权建设。

  陈伟代表调研发现,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乡镇政权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保障等方面,又显现出许多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困扰和影响到了乡镇政权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突出表现在:管理运行体制不顺、责权不相匹配;经费保障不足、乡镇运转困难;基础设施设备落后、工作生活条件差;乡级债务包袱重、发展资金短缺。

  陈伟说,2006年税费改革后,乡镇属于“空壳”财政。特别是像六盘山特困片区,乡镇机关经费绝大部分来源于上级补助。而乡镇承担的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养老、农村低保、计划生育、修路架桥、政务公开、政策宣传等近百项工作任务,基本没有经费保证,绝大多数乡镇日常运转十分困难,一些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很多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据平凉市统计,全市102个乡镇共有干部职工9381人,每个乡镇平均91人,其中61.7%为30岁以下的大学毕业生,但目前93%的乡镇为2至3人一间房宿办一体,个别乡镇甚至5到6人挤一间房住上下铺。陈伟坦言,“这种待遇很难留住人才。”

  为了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乡镇政权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陈伟建议,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建立权责一致的管理运行体制。按照适应经济发展和服务“三农”工作的要求,采取调整、整合、挂靠等方式,科学合理设置工作机构,增强乡镇的调控能力,切实提高乡镇促进经济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效保障乡镇正常运转。国家在财政资金转移支付上,要给西部地区县乡更大倾斜,保障乡镇政权正常运转和职能充分履行所必须的经费。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彻底改善乡镇机关工作生活条件。坚持分类处置,妥善化解乡镇债务,为乡镇发展“松绑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