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次党代会系列报道之学科专业建设篇 专业布局铸就特色鲜明中医药大学
近日,甘肃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医学信息工程、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等四个学士学位授予专业通过了甘肃省学位委员会专家组审核。这是该校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布下的又一颗“棋子”。
在甘肃人的眼中,甘肃中医药大学以“中医”闻名。提起这所学校的专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等等,是家长和学生最为青睐的专业。
在2015年的普通招生中,甘肃中医药大学理工类录取最低分为459分,比省内二本控制线高42分;文史类录取最低分为503分,比省内二本控制线高38分;文、理科最低提档线均居省内二本院校前列。而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录取分数是各专业中较高的。
家长和学生对甘肃中医药大学如此青睐,不仅是因为医药行业的就业前景较好,更是因为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等专业是甘肃中医药大学优势专业。在这里,学生可以学到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1978年,甘肃中医药大学建校时只有一个专业——中医学。这个专业不仅汇集了省内外享有盛誉的于己百、周信有、张士卿、王道坤、王自立等名中医,学校在人、财、物等多方面也给予了全面的支持。
在之后的发展进程中,甘肃中医药大学紧盯社会服务需求,重点支持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优势学科,大力扶持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相关学科,积极培育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打造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相统一、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并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科体系,使多学科协调发展,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随着我省乃至全国医药事业的发展,社会对医学类相关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细化。作为一所医学类院校,仅仅培养单一专业的毕业生远远不够。甘肃中医药大学不断凝练办学特色,整合学科平台,加大学科投入,着力打造一流学科。2013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16个,启动了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生工作。学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和临床医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同时有临床医学和中药学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了一级学科下属的所有二级学科,具备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资格。
学校近6年新增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和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目前省、部级重点学科达到17个,省卫计委特色学科达到12个,逐步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多学科交叉渗透、各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2016年,学校有22个专业将面向省内外招生,涵盖医、理、工、管、经等五个专业门类。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医学类院校为什么要招收管理类、经济类等不相关的专业。其实,这也是甘肃中医药大学在布局专业的过程中的长远考虑。现代医药事业的发展,不仅缺大夫,各类与医药相关的辅助人员同样缺乏。
在该校的招生专业中,可以看到公共事业管理、国际经济贸易、应用心理学等专业。这些专业与综合类大学中的同名专业有很大的不同。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甘肃中医药大学的该专业偏重医药卫生方向,学生在校期间将不仅学习管理类的课程,还将重点学习《中医学》《临床医学》等医药类课程,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管理人才。学校每一个专业的学习内容都与医学相关,每一个专业的毕业生都是现代医药事业需要的人才,这也是甘肃中医药大学专业设置的最终目的。
在5个专业门类、22个本科专业中,有甘肃中医药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也有为医药事业产业发展提供服务的相关专业。每一个专业,都是这所大学布局的需要,也是我省乃至全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
目前,学校的优势学科已经渐成气候,得到了社会和学生的认可,支撑专业也正在积极布局。要让一所大学变得和其他同类大学不同,特色学科和专业也是需要重点发展的部分。
敦煌医学,就是该校的一个特色学科,该学科的教育已经贯穿学校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层次。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老一辈的教师赵健雄、丛春雨、王道坤等就开始从事敦煌医学研究,至今30余年。该校一直把这项特色学科的研究延续了下来,早在2007年就被教育部认定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不仅敦煌医学如此,甘肃中医药大学还在学科和专业发展中突出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将针灸推拿学、藏医学、中药鉴定学等优势学科发展为学校的特色。目前,学校共有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针灸推拿学等3个国家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药学、药物制剂专业、护理学等4个省级特色专业。
据该校校长李金田介绍,学校的学科和专业建设经过两轮发展,数量和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今后,学校将通过改造提升、扶持强化、积极培育,优化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完善以中医药类专业为主体、相关专业为延伸和补充的“大中医”“大中药”专业格局;着力加大优势特色专业、战略性产业相关专业、行业相关专业、服务民生专业的建设力度,重点建设满足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急需和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大力建设强有力的学科教学、科研团队,以提高学校各学科大类在同类院校中的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一所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开放性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