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师圣地绽新颜 ——会宁县经济社会发展走笔
会宁县以“打赢脱贫攻坚战”统揽工作全局,以“建设旅游文化城市”引领县域经济发展,近年来,会宁大地上富民产业蓬勃兴起、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个活力四射的新兴旅游县正在崛起。
强化工作机制打赢脱贫攻坚战
初冬,走进会宁县乡村,随处可见帮扶干部帮助群众整地覆膜的热火场面。放眼望去,一幢幢新农宅拔地而起,一排排养殖圈舍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道路蜿蜒延伸……会宁县乡村的喜人变化,得益于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入推进,得益于会宁县委、县政府“立下决战决胜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推动。
会宁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及时制定“1+20”精准扶贫方案,完成全县128个贫困村、2.89万户贫困户、13.26万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大数据平台建设、“853”挂图作业等工作,建立健全高效灵活的决策指挥机制、快速有力的执行落实机制、务实管用的监督监管机制、可跟可学的典型引导机制、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机制、科学严格的考评奖惩机制等“六项工作机制”,把破解路、水、房、电、田等瓶颈问题作为关键点来抓,实现了“六个到村到户”。
安全饮水到村到户。2015年以来,全县共完成自来水入户3.98万户,解决了17.12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当年预脱贫村完成自来水入户1.2万户。
农田建设到村到户。围绕“田成方、路相连、林配套、机耕作”的建设目标,以小流域为单元,对有梯田建设需求的贫困村优先实现“梯田化”。2015年以来,在49个预脱贫村实施梯田建设4.98万亩。
道路建设到村到户。以实施全省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示范县项目为契机,合理配置,科学规划,实施一村,畅通一村,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出行难、行路难、运输难的问题。2015年以来,共完成村组道路硬化586公里,使当年预脱贫村实现了通村道路全硬化。
林业生态建设到村到户。围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两大核心,加快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加大造林育草力度,推进荒山绿化生态化、城镇绿化园林化、道路绿化林荫化、村庄绿化花果化、耕地绿化产业化。2015年以来,完成生态林11.6万亩、经济林8.3万亩。
电力网络建设到村到户。按照“适度超前、统一建设”的原则,进一步细化精准扶贫动力电覆盖实施计划,增加装机容量,消除电力“瓶颈”制约。2015年以来,全县完成农村电网改造3.4万户、动力电到村覆盖率达到100%。
安全住房到村到户。按照贫困户、易地搬迁、地震灾区、灾害多发区“四优先”顺序,集中力量解决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群众的基本安全住房需求。2015年以来,全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732户。
着眼转型发展建设旅游文化城市
会宁县立足红色旅游、金色教育、绿色产业“三大基地”和历史文化的优势支撑,明确提出了“建设旅游文化城市”的发展定位。将旅游文化产业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把旅游文化作为城市内涵、城市品牌、城市名片,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富有活力、魅力绽放的旅游文化城市。记者行进在笔直宽阔、靓丽大气的 会师大道上,只见汉唐街建筑群古雅壮观、连绵不断,远处北城区高楼林立,现代化住宅小区拔地而起,西岩山新增绿化带层层相连,逶迤不绝,宛如千万条绿带缠绕了整个山系,不禁让人眼前一亮。
近年来,按照“一河引领、两岸繁荣、三山增秀、四区联动”的城市发展战略,会宁县县城规划面积由13平方千米扩展到36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由9平方千米增加到14.5平方千米,实施了“三山一河一区一库一街五桥二十六条路”等城市建设项目,为旅游文化城市建设赋予了实质内容。
为提升旅游文化城市品位,会宁县积极挖掘景区文化内涵,规划和实施了会师旧址拓展保护、会师大道、长征胜利景园一期二期改扩建工程、钟鼓楼建设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推动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十二五”时期,全县接待游客超过9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50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1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1亿多元。
通过多年的努力,会宁县被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20个重点红色旅游城市之一,被评为“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县”“中国优秀红色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红色文化旅游名县”,成为享誉全国的红色旅游胜地。
“会宁县将继续完善城市功能,打造旅游景点,推进产城融合,提升城市内涵,通过建设全国红色旅游名城,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会宁撤县设市进程,力争‘十三五’时期基本建成旅游文化城市。到2021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年内达到500万人次,旅游文化产业综合收入到达30亿元,形成带动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会宁县委负责同志满怀憧憬地对记者说。(记者李保荣 通讯员王瑞)